三叉蕨
【拼音】:sān chā jué
【简体】:三叉蕨
【繁体】:三叉蕨
网友释义三叉蕨(拉丁学名:Tectariasubtriphylla(Hook.etArn.)Cop.)是叉蕨科叉蕨属的植物。植株高50-7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5毫米,顶部及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联结处,在侧脉间有不整齐的2至多行;囊群盖圆肾形,坚膜质,棕色,脱落。分布于印度、台湾岛、波利尼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斯里兰卡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云南、广西、海南、贵州、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100-450米的山地或河边密林下阴湿处或岩石上。三又蕨的株、叶型优雅,色翠绿,可配置于叠石阴处和大型水石盆景中。盆栽观赏饶有风趣。叶可以入药,性味涩,平。解毒、止血、祛风湿。治...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chā,chà,chǎ,chá
[chā]
[ chā ]1.叉子,一端有两个以上长齿,用以刺取物体的器具:鱼~。钢~。
2.用叉子刺取:~鱼。
3.像叉的形状。也指叉形符号:交~。打~号。
[ chà ]劈叉,两腿分开成一字形落地,是戏曲、杂技、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
[ chǎ ]分开:~着腿。
[ chá ]堵住;卡住:路口~住了。
读音:jué
[jué]
(名)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用孢(bāo)子繁殖;嫩叶可吃;地下茎可制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