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社事件
【拼音】:wù shè shì jiàn
【简体】:雾社事件
【繁体】:霧社事件
网友释义亦称雾社事件。1930年台湾雾社(今属南投县仁爰乡)高山族人民的武装起义。雾社位于台湾中部,居住高山族11个部落,是日本统治“番地”的中心之一。日本殖民者在这里大兴土木,用武力强迫雾社人民进森林砍伐巨木。森林是雾社人的圣地,巨木是他们的保护神圣。他们忍无可忍,推举迈勃社首摩那·罗达奥为领袖,决定于1930年10月27日(是日本殖民者为纪念侵台罪魁举行神社祭日)举行起义。这一天黎明,雾社1230余高山族人冲进各社警察所,消灭日警130余人,将雾社全区占领3天,后又转入深山老林坚持斗争1个多月。日本殖民者进行残酷镇压。起义队伍在日本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下,800余人(一说900余人)壮烈牺牲,起...
法语Incident de Wushe
辞典修订版日据时代雾社泰雅族部落的抗日事件。日人治台期间,实施「理蕃政策」,高压歧视部落,部落族人怨愤至深。昭和五年(公元1930)因日警吉村在婚礼上羞辱头目之子莫那鲁道率领族众,趁举行运动会时袭杀日军、警百余人。日军调兵围剿,莫那鲁道负险顽抗,但势孤力穷而失败自杀。事至十二月初结束,计五十多天。台湾光复后,政府立碑供人追思凭吊。
读音:wù
[wù]
(1)(名)气温下降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点;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叫雾或雾气。
(2)(名)指像雾的许多小水点:喷~器。
读音:shè
[shè]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
读音:shì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读音:jiàn
[jiàn]
(1)(量)用于个体事物:一~事|两~衣裳。
(2)(名)(~儿)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铸~|工~|零~儿|案~。
(3)(名)文件:来~|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