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公
【拼音】:jù gōng
【注音】:ㄐㄨˋㄍㄨㄥ
【结构】:巨(独体结构)公(上下结构)
【简体】:巨公
【繁体】:巨公
词语解释皇帝的别称。大师;大人物。参见:巨公巨公[jùgōng]⒈皇帝的别称。大师;大人物。参见:巨公。
基础解释皇帝的别称。大师;大人物。参见:[[巨公]]
引证解释⒈皇帝的别称。引《史记·孝武本纪》:“羣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司马贞索隐:“《汉书音义》曰:巨公谓武帝。”《通雅·称谓》:“至尊亦称巨公、崖公。”⒉大师;大人物。引唐李贺《高轩过》诗:“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绍兴末巨公丁丑生者数人。”郭沫若《访翠亨村》诗:“华堂轮奂无都鄙,帝政推翻有巨公。”
网络解释巨公巨公,汉语词汇。
释义1、皇帝的别称,2、大师;大人物。
综合释义皇帝的别称。《史记·孝武本纪》:“羣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司马贞索隐:“《汉书音义》曰:巨公谓武帝。”《通雅·称谓》:“至尊亦称巨公、崖公。”大师;大人物。唐李贺《高轩过》诗:“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绍兴末巨公丁丑生者数人。”郭沫若《访翠亨村》诗:“华堂轮奂无都鄙,帝政推翻有巨公。”皇帝。《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也作「钜公」。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成就、举足轻重的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绍兴末,巨公丁丑生者数人。」也作「钜公」。
汉语大词典(1).皇帝的别称。《史记·孝武本纪》:“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司马贞索隐:“《汉书音义》曰:巨公谓武帝。”《通雅·称谓》:“至尊亦称巨公、崖公。”(2).大师;大人物。唐李贺《高轩过》诗:“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绍兴末巨公丁丑生者数人。”郭沫若《访翠亨村》诗:“华堂轮奂无都鄙,帝政推翻有巨公。”
国语辞典皇帝。《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也作「巨公」。巨公[jùgōng]⒈皇帝。也作「巨公」。引《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⒉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成就、举足轻重的人。宋·陆游也作「巨公」。引《老学庵笔记·卷一》:「绍兴末,巨公丁丑生者数人。」
辞典修订版皇帝。《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也作「钜公」。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成就、举足轻重的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绍兴末,巨公丁丑生者数人。」也作「钜公」。
其他释义1.皇帝的别称。2.大师;大人物。
1.且不管韩愈这个文章巨公如何在信中保媒。
2.安京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晦深莫测,身处高台之上堪称名卿巨公的三公六部九卿更是如同大秦的十八根擎天巨柱,每个都是智计深沉的武道枭雄。
3.他虽已年过六十,仍在潜心著述,心名卿巨公倾注了满腔心血。
4.宏巨公司和顾诏有联系,有心人不会查不出来,将孟如画送到宏巨工资合资商的位置上,那无形中顾诏和孟如画便达成了统一战线。
5.国巨公司成立于1977年,是无源元件产品及服务的世界级领先供应商。
6.在这里,不佞也想仿效毛主席,戏改文章巨公曹雪芹先生写在《红楼梦》开篇的一首诗,作为本书的“开头。
7.宏巨公司和顾诏有联系,有心人不会查不出来,将孟如画送到宏巨工资合资商的位置上,那无形中顾诏和孟如画便达成了统一战线。[www.chazidian.com/zj-176856/查字典造句网]
8.国巨公司成立于1977年,是无源元件产品及服务的世界级领先供应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读音:jù
[jù]
(1)(形)大;很大:~款|~轮|~幅画像|为数甚~。
(2)(Jù)姓。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