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语
【拼音】:wài lái
【词性】:名词。
【结构】:外(左右结构)来(独体结构)语(左右结构)
【简体】:外来语
【繁体】:外來語
词语解释外来语wàiláiyǔ。(1)从别种语言吸收来的词语。如汉语从英语吸收来的“坦克”、“引擎”等。外来语[wàiláiyǔ]⒈从别种语言吸收来的词语。如汉语从英语吸收来的“坦克”、“引擎”等。英wordofforeignorigin;borrowedword;foreignword;loanword;
引证解释⒈从别种语言吸收来的词语。也叫借词或外来词。引章炳麟《文学说例》:“如外来语,既破国语之纯粹,亦害理解;有时势所逼迫,非他语可以佣代,则用之可也。”
网络解释外来语外来语是指某种语言从其他语言音译或简单直译而来的词语。
网友释义外来语(loanword)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某种语言从其他语言音译或简单直译而来的词语。
国语辞典由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里的外来语,有的是音译的,如「塔」、「引擎」;有的音译外加表意成分,如「轮胎」、「卡片」;有的半音译半意译,如「冰淇淋」、「浪漫主义」;有的是直接借用的,如「场合」、「出勤」。外来语[wàiláiyǔ]⒈由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里的外来语,有的是音译的,如「塔」、「引擎」;有的音译外加表意成分,如「轮胎」、「卡片」;有的半音译半意译,如「冰淇淋」、「浪漫主义」;有的是直接借用的,如「场合」、「出勤」。
辞典修订版由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里的外来语,有的是音译的,如「塔」、「引擎」;有的音译外加表意成分,如「轮胎」、「卡片」;有的半音译半意译,如「冰淇淋」、「浪漫主义」;有的是直接借用的,如「场合」、「出勤」。也称为「借词」。
辞典简编版由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的外来语有的属于音译,如「引擎」;有的属于音译之外再加入表意成分,如「卡片」;有的属于半音译、半意译,如「浪漫主义」。 △借词
英语exoticismloanwordVirile denizenborrowed word
法语Emprunt lexical
其他释义1.从别种语言吸收来的词语。也叫借词或外来词。
1.茶这个词是来自汉语的外来语。
2.许多英语词汇是外来语。
3.那些独立作家努力用与塔吉克语有很大联系的波斯语,以使塔吉克语更纯正,并排斥源于阿拉伯语的外来语。
4.写作者会发现有时借用其他语言、引用外来语是很方便,甚至是必须的。
5.第三章,阐述了日汉外来语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民族心理原因。
6.吸收和使用外来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7.片假名源于汉字的偏旁部首,主要是用来表示外来语或强调的。
8.日语的词汇有“和语”、汉语、外来语三种词汇。
9.但是,有的写作者或纯粹是为了丰富词汇表达,或是为了炫耀,在自己的作品中遍撒外来语,全不顾读者的感受。
10.然而法国人并不喜欢借用外来语,因为他们认为那样会造成他们语言中的讹用。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lái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读音:yǔ,yù
[]
[ 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 yù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