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
【拼音】:zǐ xián
【注音】:ㄗˇㄒ一ㄢˊ
【结构】:子(独体结构)痫(半包围结构)
【繁体】:子癇
词语解释子痫zǐxián。(1)妊娠后半期出现的病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以及痉挛或昏迷。子痫[zǐxián]⒈妊娠后半期出现的病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以及痉挛或昏迷。英eclampsia;
基础解释子痫是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抽搐。
网络解释子痫(西医病名)子痫是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抽搐。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五种状况之一,也可以是子痫前期紧急严重并发症。子痫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产后等不同时间,不典型的子痫还可发生于妊娠20周以前。子痫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构成孕产妇生命威胁的常见疾病,在发达国家,子痫发病率大约平均1/2000次分娩;子痫患者的死亡率约1%。
高级汉语词典妊娠后半期出现的病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以及痉挛或昏迷
英语eclampsiaeclampsia gravidarum
其他释义1.妊娠后半期出现的病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以及痉挛或昏迷。
1.结论: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是子痫前期的重要变化,可能与子痫前期的病情有关。
2.由子痫并发的脑出血预后较差。
3.严重的下肢或手水肿,提示先兆子痫。深部腱反射亢进和阵挛是即将抽搐的信号。
4.据了解,子痫发生时最重要的抢救器械是帮助患者通气防止窒息的“张口器”,一般都是放在产房的抢救车内,除特殊情况外不会放在产床旁。
5.造成子痫前症的病因目前还是个存有很多争议的谜。
6.但其罹患先兆子痫和妊娠毒血症的风险会增加。
7.怀孕期间摄取巧克力有助于避开先兆子痫综合症。
8.早产,胎膜早破,流血,水肿,出现先兆子痫的症状。
9.子痫是指先兆子痫的妇女发生的癫痫大发作。
10.不过,胎盘内部发生了何种变故,从而导致子痫前症产生的原因始终还无从知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xián
[xián]
(名)癫痫;俗叫“羊痫风”或“羊角风”。一种时犯时愈的暂时性大脑机能紊乱的病症。病发时突然昏倒;口吐泡沫;手足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