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押房
【拼音】:qiān yā fáng
【注音】:ㄑ一ㄢ一ㄚㄈㄤˊ
【结构】:签(上下结构)押(左右结构)房(半包围结构)
【简体】:签押房
【繁体】:簽押房
词语解释1.旧时官府中主管长官的办公室。签押房[qiānyāfáng]⒈旧时官府中主管长官的办公室。
基础解释旧时官府中主管长官的办公室。
引证解释⒈旧时官府中主管长官的办公室。引《文明小史》第一回:“这里知府便让参府到签押房里共商大事。”《老残游记》第十九回:“姚公着家人通知官保的家人,过了一刻,请入签押房内相会。”巴金《忆·家庭的环境》:“棺材放在签押房里。闭殓的时候,两个人手里拿着红绫的两头预备放下去。”指旧时官府中主管长官的办公室。清恽敬《重修瑞金县署记》:“华厅东后室为籤押房。汉曰画诺,君臣同辞。唐宋曰画黄,曰押詔,君之辞。”
网络解释签押房签押即签名画押的简称。古代州县衙门的文书公事,从拟稿到正式发出,要经过各道流转程序,相关的办理人员都要一一签上自己的姓名(也可用姓氏、名字代替),表示连带责任,然后由衙署首长用红笔画“行”。如果属于判示、文告或牌照契约、任命书等性质的文书,还要钤盖衙署的大印。这些最称关键性的程序履行,按规定都得在签押房即机要办公室里运作。同样,上司下发或平行衙署平移的机密文件,按规定也必须在签押房里拆阅。惟实际情况是官府文书中需要长官朱笔画“行”或钤盖官印的数量极多。
综合释义旧时官府中主管长官的办公室。《文明小史》第一回:“这里知府便让参府到签押房里共商大事。”《老残游记》第十九回:“姚公着家人通知官保的家人,过了一刻,请入签押房内相会。”巴金《忆·家庭的环境》:“棺材放在签押房里。闭殓的时候,两个人手里拿着红绫的两头预备放下去。”指旧时官府中主管长官的办公室。清恽敬《重修瑞金县署记》:“华厅东后室为籤押房。汉曰画诺,君臣同辞。唐宋曰画黄,曰押詔,君之辞。”
汉语大词典旧时官府中主管长官的办公室。《文明小史》第一回:“这里知府便让参府到签押房里共商大事。”《老残游记》第十九回:“姚公着家人通知官保的家人,过了一刻,请入签押房内相会。”巴金《忆·家庭的环境》:“棺材放在签押房里。闭殓的时候,两个人手里拿着红绫的两头预备放下去。”指旧时官府中主管长官的办公室。清恽敬《重修瑞金县署记》:“华厅东后室为签押房。汉曰画诺,君臣同辞。唐宋曰画黄,曰押诏,君之辞。”
国语辞典旧称官厅中的办公室。签押房[qiānyáfáng]⒈旧称官厅中的办公室。
1.下午上衙时分,县尉邓全盛踱步进了角门,径直往自己的签押房走。
2.胡滢随书办至签押房,县令一看面生,正要想问,胡滢掏出御赐金牌,县令接过大惊,正要跪拜,胡滢道,贤弟不必多礼,令尊大人有要事要告你,可后面说话。
3.柳乘风先去签押房点了卯,领了衣帽、佩刀,装束一新之后,已成了活脱脱的锦衣卫了。
4.西侧的院子,是签押房,东侧的院子,是两位师爷住的地方。
5.回到自己办公事的签押房里,纪铜回想起今天见李浩的一幕,当时李浩面对众多衙差,依然风轻云淡,面不改色,这分明是有着极大的依仗。
6.有书办见此人气度不凡,如此大咧,忙报与县令,县令刚到签押房坐定,听得有表兄,不知哪位表兄,只好道,接来这里相见。
7.胡滢随书办至签押房,县令一看面生,正要想问,胡滢掏出御赐金牌,县令接过大惊,正要跪拜,胡滢道,贤弟不必多礼,令尊大人有要事要告你,可后面说话。(https://www.chazidian.com/zj-147910/造句)
8.西侧的院子,是签押房,东侧的院子,是两位师爷住的地方。[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147910/]
读音:qiān
[qiān]
1.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签名。签字。签到。签发。签收。签署。签押。签订。
2. 简要地写出意见:签注。签呈。签证。
3.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牙签儿。
4.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上作标志的东西:书签。标签。
5. 粗粗地缝合起来。
6. 用于占卜或赌博的细长竹片或细棍:签筒。求签。
读音:yā
[yā]
(1)(动)把财物交给对方作为保证:抵~。
(2)(动)暂时把人扣留:关~|拘~|看~。
(3)(动)跟随着照料或看管:~车|~送。
(4)(动)同“压”:~柜。
(5)(动)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符号;作为凭信:~尾。
(6)(名)作为凭信而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所画的符号:花~|画~。
读音:fáng
[fáng]
(1)(名)屋子、房间:楼~。
(2)(名)结构或作用类似房子的东西:蜂~。
(3)(名)旧称家族的一支:长~。
(4)(名)二十八宿之一。
(5)(量)用于家属:两~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