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幡纸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幡纸

幡纸

【拼音】:fān zhǐ

【结构】:幡(左右结构)纸(左右结构)

【繁体】:幡紙

【拼音】:fān zhǐ

解释

词语解释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幡纸[fānzhǐ]⒈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

引证解释⒈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引《太平御览》卷六〇五引晋王隐《晋书》:“魏太和六年,博士张揖上《古今字詁》,其巾部云:‘纸,今帋也,其字从巾。古以縑帛,依书长短随事截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字从系。’”宋董逌《广川书跋》卷十:“古人治纸,要自有法,故以縑帛依旧书长短,随事截之,则为幡纸……自汉魏遗字多用幡纸,晋宋多用麻纸,而隋唐多用经纸。”余嘉锡《书册制度补考·糊缝》:“又考竇泉《述书赋》自注云:‘皇象写《春秋·哀公上》第二十九卷,其纸每一大幅有一缝线联合之。’盖皇象所用必是幡纸,故可用綫缝联,此昔人所未知也。”

网络解释幡纸fānzhǐㄈㄢㄓㄧ幡纸(幡纸),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

网友释义幡纸,读音fānzhǐ,汉语词语,指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

汉语大词典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晋王隐《晋书》:“魏太和六年,博士张揖上《古今字诂》,其巾部云:‘纸,今纸也,其字从巾。古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截绢,枚数重沓,即名幡纸,字从系。’”宋董逌《广川书跋》卷十:“古人治纸,要自有法,故以缣帛依旧书长短,随事截之,则为幡纸……自汉魏遗字多用幡纸,晋宋多用麻纸,而隋唐多用经纸。”余嘉锡《书册制度补考·糊缝》:“又考窦泉《述书赋》自注云:‘皇象写《春秋·哀公上》第二十九卷,其纸每一大幅有一缝线联合之。’盖皇象所用必是幡纸,故可用线缝联,此昔人所未知也。”

其他释义1.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

字义分解

读音:fān

[fān]

一种用竹竿等挑起来垂直挂着的长条形旗子。

读音:zhǐ

[zhǐ]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幡纸相关成语

幡纸相关词语

上一个:幡伞

下一个:幡舞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