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气
【拼音】:fèn qì
【结构】:忿(上下结构)气(独体结构)
【简体】:忿气
【繁体】:忿氣
【拼音】:fèn qì
词语解释1.怒气。2.指气愤。忿气[fènqì]⒈怒气。⒉指气愤。
引证解释⒈怒气。引元王晔《桃花女》第四折:“我心间无限事,尽在不言中,不由我忿气冲冲。”《续资治通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游骑至李阳河,都统张林屡讽之降,卯发忿气填膺,瞠目视林,林不敢復言。”赵树理《三里湾·有翼革命》:“玉梅听了他这句话,知道是灵芝和玉生订婚的消息已经传到耳朵里,惹起了他的忿气。”⒉指气愤。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刘员外与妈妈也只道女儿忿气説这些话,不在心上。”
网络解释忿气忿气,汉语词汇
网友释义忿气,读音为fènqì,汉语词语,意思是怒气。指气愤。
汉语大词典(1).怒气。元王晔《桃花女》第四折:“我心间无限事,尽在不言中,不由我忿气冲冲。”《续资治通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游骑至李阳河,都统张林屡讽之降,卯发忿气填膺,瞠目视林,林不敢复言。”赵树理《三里湾·有翼革命》:“玉梅听了他这句话,知道是灵芝和玉生订婚的消息已经传到耳朵里,惹起了他的忿气。”(2).指气愤。《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刘员外与妈妈也只道女儿忿气说这些话,不在心上。”
国语辞典愤怒而激动的情绪。忿气[fènqì]⒈愤怒而激动的情绪。引《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便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水浒传·第三回》:「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
辞典修订版愤怒而激动的情绪。《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便一条忿气,怒发冲冠,将起一柄刀,把阎婆惜、吴伟两个杀了。」《水浒传.第三回》:「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
1.那个带着宝刀的大叔拍拍身上的尘埃,那扬起的尘土都好像不忿气。
2.青年男子正是邓老的儿子邓文博,听到杨天笑话,他没有露出一丝笑容,反而满脸忿气“谁是你邓叔叔,别跟我套近乎,你……”。
3.口温女侠还不忿气,张炭跺足叫道口别动手,这一动武,咱们可真个是目无王法了。
4.凌寒不忿气“难道就不能是小弟就真的是强势势力的人吗?”。
5.憎恶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下直冲到顶门,心头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了下来。
6.你看这哥们,肯定不忿气了,到时肯定把我的家底查个底朝天后,如果我是一个高富帅还好,被他发现我只是个穷苦小子,你看这哥们会放过我吗?
7.他们想笑,是因为听出来,敢情温柔大概一进京就蓍了雷媚的道儿,被盗去了刀鞘,温柔当然感到不忿气,可是雷媚盗去了她的刀鞘做什么?这倒耐人寻味。
8.被一个境界比自己低的人压着一头,徐凯心中忿气难平。
9.姚玉浓长长的吁了口忿气,她想眼不见为净,她顿了顿,在道“本元,你在这里等吴川师兄,我自己去道山!”。
10.一双不大不小的媚惑眼,不忿气地在那里圆睁,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的无辜。
读音:qì
[qì]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