臯鼓
【拼音】:gāo gǔ
【结构】:臯(上下结构)鼓(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击奏膜鸣乐器
基础解释击奏膜鸣乐器。
综合释义击奏膜鸣乐器。即“鼛鼓”,也称“皋鼓”。宋·陈旸《乐书·雅部·革之属》:“则臯者,下湿之地,其土润以缓。欲舞之缓,谓之臯舞;欲役之缓,谓之臯鼓。”“则臯鼓,中高而两端下矣。”
读音:gǔ
[gǔ]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