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宕
【拼音】:dàn dàng
【结构】:淡(左右结构)宕(上下结构)
【拼音】:dàn dàng
词语解释1.水迂回缓流貌。引申为和舒。2.犹含糊。3.犹散淡;悠闲自在。淡宕[dàndàng]⒈同“淡荡”。
引证解释⒈同“淡荡”。参见“淡荡”。引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序》:“有宣昭而无罨靄,有淡宕而无獷戾。”《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五·具茨集》:“其诗虽微嫌婉弱,而冲容淡宕,不为奇险之语,犹有中唐钱刘之遗。”清魏之琇《头陂塘·苹花》词:“烟光淡宕摇天影,数叶弄凉葱蒨。”
网络解释淡宕拼音:dàndàng
汉语大词典同“淡荡”。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序》:“有宣昭而无罨霭,有淡宕而无犷戾。”《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五·具茨集》:“其诗虽微嫌婉弱,而冲容淡宕,不为奇险之语,犹有中唐钱刘之遗。”清魏之琇《头陂塘·苹花》词:“烟光淡宕摇天影,数叶弄凉葱茜。”参见“淡荡”。《汉语大词典》:淡荡(淡荡) 拼音:dàndàng(1).水迂回缓流貌。引申为和舒。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诗:“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绣帏中淡荡春风,红浪轻翻翠被重。”清毛祥麟《墨馀录·平原闻诗记》:“对景一吟,意惟清丽,如朝烟夕霞,别具一种淡荡可人之致,斯亦已耳。”(2).犹含糊。冰心《往事二》八:“一切离别恨都不是淡荡的,犹疑的;是分明的,真切的,急如束湿的。”(3).犹散淡;悠闲自在。清钱谦益《感叹旧游如在宿昔作此诗以寄之》:“羡君真作淡荡人,閒即牵舟湖上住。”
其他释义1.同'淡荡'。
1.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陈继儒
2.从该作品中,似可窥见太昌先生晚年心性之厚朴、纯诚以及与世无争的淡宕清逸,这是作者真正要书写表达的主观情感。www.chazidian.com/zj-99181/查字典淡宕造句
3.从该作品中,似可窥见太昌先生晚年心性之厚朴、纯诚以及与世无争的淡宕清逸,这是作者真正要书写表达的主观情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99181/淡宕造句]
读音:dàn
[dàn]
(1)(形)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天高云~。
(2)(形)味道不浓:这菜太~。
(3)(形)(颜色)浅:~黄。
(4)(形)不热心:冷~。
(5)(形)营业不旺盛:~季。
读音:dàng,tàn
[dàng]
[ dàng ]拖延、延迟。 【组词】:悬宕、延宕
放逸不受拘束。通「荡」。 【组词】:放宕
[ tàn ]3.宕昌,地名,在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