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假若
【拼音】:为biàn jiǎ ruò
【结构】:便(左右结构)假(左右结构)若(上下结构)
【简体】:便假若
【繁体】:便假若
【拼音】:为biàn jiǎ ruò
词语解释即使。便假若[biànjiǎruò]⒈即使。
引证解释⒈即使。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那相国夫人探看了张君瑞,便假若铁石心肠应粉碎。”
网络解释便假若biànjiǎruòㄅㄧㄢˋㄐㄧㄚˇㄖㄨㄛˋ
网友释义便假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iànjiǎruò,意思是即使。
汉语大词典即使。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那相国夫人探看了张君瑞,便假若铁石心肠应粉碎。”
国语辞典即使是。《董西厢.卷五》:「那相国夫人,探看了张君瑞,便假若铁石心肠应粉碎。」也作「便假饶」。便假若[biànjiǎruò]⒈即使是。也作「便假饶」。引《董西厢·卷五》:「那相国夫人,探看了张君瑞,便假若铁石心肠应粉碎。」
其他解释就设如。元、董解元《西厢记》:「便假若铁石心肠应粉碎。」
其他释义1.即使。
读音:biàn,pián
[为biàn]
[ biàn ]1. 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便利。便道。便民。
2. 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随便。便宜(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
3. 便利的时候:便中请来信。
4. 就:说了便做。
5. 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大便。便秘。
[ pián ]1. 〔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便便”。
2. 〔便宜〕物价较低:这些东西都很便宜。占便宜(小利,私利。)
3. 〔便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
4. 〔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读音:jiǎ,jià
[jiǎ]
[ jiǎ ]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
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 jià ]1.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假日。假条。病假。
读音:ruò,rě
[ruò]
[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rě ]1. 〔般若〕见“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