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时
【拼音】:bǔ shí
【结构】:哺(左右结构)时(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午后三时至五时,傍晚。
引证解释午后三时至五时,傍晚。《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谷,是谓餔时。”《汉书·王莽传下》:“乃壬午餔时,有列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
网络解释哺时哺时,读音bǔshí,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午后三时至五时,傍晚。《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谷,是谓餔时。”《汉书·王莽传下》:“乃壬午餔时,有列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哺时[bǔshí]又名日铺、夕食,午后三时至五时,傍晚。出处是《淮南子·天文训》。
网友释义哺时,读音bǔshí,汉语词语。释义是午后三时至五时,傍晚。出处是《淮南子·天文训》。
读音:bǔ
[bǔ]
(1)(动)喂(不会取食的幼儿)。
(2)(名)咀嚼着的食物:~乳|~养|~育。
读音:shí
[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