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子
【拼音】:gōu zǐ
【注音】:ㄍㄡㄗˇ
【结构】:勾(半包围结构)子(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见“勾子军”。2.四川方言,指屁股。勾子[gōuzǐ]⒈见“勾子军”。
引证解释⒈见“勾子军”。
其他释义1.见'勾子军'。
近义词 屁股
1.他一边很热情地跟我们打着呼招,一边用一把很简易的勾子,勾住渡船一侧的那根长长的钢丝,然后用力地拉钢丝,渡船便缓缓地向对岸移动。
2.如果你把荔枝樨在手里,它的刺会把你刺得嗷嗷叫,手感就像在捏一只海胆一般。要是把荔枝靠近鼻子嗅一嗅,闻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萦绕着你,像一把勾子伸进鼻孔把你的馋虫都勾出来,让人垂涎三尺。
3.多数人在民主测评中“同意提拔”的勾子照打,在个别谈话时“溢美之词”照说;除非少数特别正直或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会撕破脸皮,道出其劣迹。
4.什么勾子、绊子、别子、背口袋、鹞子翻花、就地十八滚,在任何角度都能表演出真人摔跤的那种感觉。
5.橡皮鞭、斗弓子、木棒子、炉勾子,各种刑具交替使用,喷气式、挂黑板、举砖头、跪碗渣,应有尽有。
6.近日,我在贵阳新发装饰市场看到,一位师傅赤着脚踩在菜刀上,还用两个勾子把自己的眼皮勾上,下面网页。
7.着那些花花草草,小铲子、小勾子什么的,好有爱啊。
8.陈某便用铁铲追打许忠仕,许忠仕一怒之下操起手中捅火用的铁勾子朝被害人陈某一顿乱打,击中其颈部,致使陈某出血过多死亡。
9.“瞅公公骂婆婆,铁勾子剜眼;比孩子骂婆婆,刀割舌根”等唱词,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哼上几句。
10.希拉里卖勾子爬回去中国干爹。
读音:gōu,gòu
[gōu]
[ gōu ]1. 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勾销。勾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
2. 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勾画。勾勒。
3. 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 ):勾缝。
4. 调和使黏,调味:勾芡。
5. 牵引,招引:勾引。勾通。
6. 停留,逗留:勾留。
7. 摄取:勾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
8.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勾股定理。
[ gòu ]1. 事情,多指坏事:勾当。
2. 古同“够”,达到,探取。
3. 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