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垒
【拼音】:gù lěi
【注音】:ㄍㄨˋㄌㄟˇ
【结构】:故(左右结构)垒(上下结构)
【简体】:故垒
【繁体】:故壘
词语解释古代的堡垒;旧堡垒。故垒[gùlěi]⒈古代的堡垒;旧堡垒。
引证解释⒈古代的堡垒;旧堡垒。引《晋书·李矩传》:“刘聪遣从弟畅步骑三万讨矩,屯於韩王故垒。”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清方文《赠马嘉甫》诗:“故垒那能巢玉燕,明珠犹自握灵蛇。”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过渡时代之中国》:“其一老朽者流,死守故垒,为过渡之大敌。”
网络解释故垒故垒,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古代的堡垒;旧堡垒。《晋书·李矩传》:“刘聪遣从弟畅步骑三万讨矩,屯於韩王故垒。”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清方文《赠马嘉甫》诗:“故垒那能巢玉燕,明珠犹自握灵蛇。”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过渡时代之中国》:“其一老朽者流,死守故垒,为过渡之大敌。”故垒[gùlěi]前人的营壁。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汉语大词典古代的堡垒;旧堡垒。《晋书·李矩传》:“刘聪遣从弟畅步骑三万讨矩,屯于韩王故垒。”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清方文《赠马嘉甫》诗:“故垒那能巢玉燕,明珠犹自握灵蛇。”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过渡时代之中国》:“其一老朽者流,死守故垒,为过渡之大敌。”
国语辞典前人的营壁。故垒[gùlěi]⒈前人的营壁。引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辞典修订版前人的营壁。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其他释义1.古代的堡垒;旧堡垒。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横亘山脊,连绵数里的故垒工事,便是当年激烈鏖战的见证,将军山也因此而得名。
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4.史册几千年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望当年戎马关山。
5.而今四海归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7.忧乐人间留故垒,悲欢恩泽及寒蛩。
8.故垒上的炮痕弹孔虽然历历在目,百年前的战争风云却早已飘逝如烟。
9.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英雄无数。
10.那本期的‘故垒西边’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下周五晚同一时间我们再见了。
读音:gù
[gù]
(1)(名)事故:变~。
(2)(名)缘故;原因:无~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镇静|明知~犯。
(4)(连)所以;因此:今日大雨倾盆;~未如期起程。
(5)(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址|~乡|黄河~道|依然~我。
(6)(名)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7)(人)死亡;已经死亡的(人):病~|染病身~|父母早~|~友。
读音:lěi
[lěi]
(1)(动)用砖、石、土块等砌成或筑:~一道墙|把井口~高点。
(2)(名)军营的墙壁或工事:壁~|深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