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服
【拼音】:shòu fú
【注音】:ㄕㄡˋㄈㄨˊ
【结构】:受(上中下结构)服(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谓受爵禄与服饰之赏。2.接受归顺。3.降服。4.犹持服。谓穿丧服,守孝。受服[shòufú]⒈谓受爵禄与服饰之赏。⒉接受归顺。⒊降服。⒋犹持服。谓穿丧服,守孝。
基础解释谓受爵禄与服饰之赏。接受归顺。降服。犹持服。谓穿丧服,守孝。
引证解释⒈谓受爵禄与服饰之赏。参阅李镜池《周易通义》。引《易·讼》:“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孔颖达疏:“以其因讼得胜,受此锡服。”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论功慙八柱,受服欲三褫。”⒉接受归顺。引《左传·昭公七年》:“公孙晳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⒊降服。引《国语·吴语》:“今天降衷於吴,齐师受服。”⒋犹持服。谓穿丧服,守孝。引清夏炘《学礼管释·释殇服》:“大功小功既葬以后,有受服,殤服无受。”
网络解释受服受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òufú,是指受爵禄与服饰之赏。
综合释义谓受爵禄与服饰之赏。《易·讼》:“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孔颖达疏:“以其因讼得胜,受此锡服。”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论功慙八柱,受服欲三褫。”参阅李镜池《周易通义》。接受归顺。《左传·昭公七年》:“公孙晳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降服。《国语·吴语》:“今天降衷於吴,齐师受服。”犹持服。谓穿丧服,守孝。清夏炘《学礼管释·释殇服》:“大功小功既葬以后,有受服,殤服无受。”
网友释义受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òufú,是指受爵禄与服饰之赏。
汉语大词典(1).谓受爵禄与服饰之赏。《易·讼》:“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孔颖达疏:“以其因讼得胜,受此锡服。”宋王禹偁《谪居感事》诗:“论功惭八柱,受服欲三褫。”参阅李镜池《周易通义》。(2).接受归顺。《左传·昭公七年》:“公孙晰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3).降服。《国语·吴语》:“今天降衷于吴,齐师受服。”(4).犹持服。谓穿丧服,守孝。清夏炘《学礼管释·释殇服》:“大功小功既葬以后,有受服,殇服无受。”
1.如果您试图登录,同时矽统科技档案在快速演替,您接受服务的比例将缓慢下降。
2.三是物业费不按规定收取或乱收费,不少消费者投诉物业费用的收取没有标准,接受服务不明不白。
3.也就是说,真正的管理并不是管理者在那里守株待兔,爱理不理或者颐指气使,而是默默地主动地向教研人员提供周到服务以致接受服务者几乎没有感觉到管理者的存在。
4.全方位规范执法,零距离感受服务。
5.自然界资源正日益枯竭,再生纤维成为一种新的环保面料,广受服装界青睐。
6.事件吞吐量受服务器的速度限制。
7.以往,受服务观念和通讯手段的限制,在单元和小区揭示板上张贴缴费通知单是一种普遍的催缴电费方式。
8.今后,消费者在索购商城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因产品质量或售后服务使得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
9.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10.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强迫交易行为表现为强买强卖商品,强迫提供服务或者接受服务两种形式。
读音:shòu
[shòu]
(1)(动)接受。
(2)(动)遭受:~灾。
(3)(动)忍受;禁受:~不了。
(4)(动)〈方〉适合:~吃(吃着有味)|~听(听着入耳)。
读音:fú,fù
[fú]
[ fú ]1. 衣裳:服装。制服。
2.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3.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4. 顺从: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5. 习惯,适应:不服水土。
6. 吃(药):内服。
7. 乘,用:服牛乘(chéng )马。
8. 姓。
[ fù ]1.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两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