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司
【拼音】:èr sī
【注音】:ㄦˋㄙ
【结构】:二(独体结构)司(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指汉·王尊、王骏。二人皆为司隶校尉,故称。指司徒、司空。二司[èrsī]⒈指汉·王尊、王骏。二人皆为司隶校尉,故称。指司徒、司空。
引证解释⒈指汉王尊、王骏。二人皆为司隶校尉,故称。引《汉书·叙传下》:“民具尔瞻,困于二司。”颜师古注:“二司者,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追奏石显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臣,司隶校尉王骏劾奏衡专地盗土也。”⒉指司徒、司空。引《后汉书·刘恺传》:“频歷二司,举动得体。”李贤注:“二司为司徒、司空。”《后汉书·袁绍传》:“太尉杨彪,歷典二司,元纲极位。”李贤注:“彪代董卓为司空,又代黄琬为司徒。”
网络解释二司二司是古代官员的简称,多指司徒、司空两个官职。
综合释义指汉王尊、王骏。二人皆为司隶校尉,故称。《汉书·叙传下》:“民具尔瞻,困于二司。”颜师古注:“二司者,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追奏石显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臣,司隶校尉王骏劾奏衡专地盗土也。”指司徒、司空。《后汉书·刘恺传》:“频歷二司,举动得体。”李贤注:“二司为司徒、司空。”《后汉书·袁绍传》:“太尉杨彪,歷典二司,元纲极位。”李贤注:“彪代董卓为司空,又代黄琬为司徒。”二司[èrsī]
汉语大词典(1).指汉王尊、王骏。二人皆为司隶校尉,故称。《汉书·叙传下》:“民具尔瞻,困于二司。”颜师古注:“二司者,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追奏石显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臣,司隶校尉王骏劾奏衡专地盗土也。”(2).指司徒、司空。《后汉书·刘恺传》:“频历二司,举动得体。”李贤注:“二司为司徒、司空。”《后汉书·袁绍传》:“太尉杨彪,历典二司,元纲极位。”李贤注:“彪代董卓为司空,又代黄琬为司徒。”
其他释义1.指汉王尊﹑王骏。二人皆为司隶校尉,故称。2.指司徒﹑司空。
1.二,司机王坤送宋斐律师回事务所后,开车至金皇后咖啡店与一个三十多岁的白人会晤,两人密谈了半个多小时。
2.伐蜀成功,天下魏国已得其二,司马昭威权更重,名震中外。
3.首先,企业为司机承担三险;第二,司机要多劳多得。
4.首先,企业为司机承担三险;第二,司机要多劳多得。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5.伐蜀成功,天下魏国已得其二,司马昭威权更重,名震中外。【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二司造句】
读音:èr
[èr]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读音:sī
[sī]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