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质龙文
【拼音】:yú zhì lóng wén
【注音】:ㄩˊㄓˋㄌㄨㄥˊㄨㄣˊ
【词性】:成语。
【简体】:鱼质龙文
【繁体】:魚質龍文
词语解释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鱼质龙文[yúzhìlóngwén]⒈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引证解释⒈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引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獭即悲。”
汉语大词典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獭即悲。”
国语辞典外表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鱼质龙文[yúzhílóngwén]⒈外表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引语出《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獭即悲。」近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成语解释鱼质龙文
辞典修订版外表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语出《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獭即悲。」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外表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徒有其表而无其实。语出抱朴子˙吴失:夫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獭即悲。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懒即悲。”
1.如果中国的院士制度变得鱼质龙文、鱼龙混杂,院士队伍的纯净得不到捍卫,以至常常因丑闻而蒙羞,那还不如彻底将其废除,另起炉灶为是。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读音:zhì
[zhì]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