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弊屦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弊屦

弊屦

【拼音】:bì jù

【注音】:ㄅ一ˋㄐㄨˋ

【结构】:弊(上下结构)屦(半包围结构)

【繁体】:弊屨

解释

词语解释1.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后因以'弊屦'喻不可轻弃之故旧。

基础解释后因以/'弊屦/'喻不可轻弃之故旧。

引证解释⒈后因以“弊屨”喻不可轻弃之故旧。引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屨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屨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北齐书·高德政传》:“魏静帝曰:‘人念遗簪弊屨,欲与六宫别,可乎?’乃入与夫人嬪御以下诀别,莫不歔欷掩涕。”

网络解释弊屦弊屦,读音为bìjù,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不可轻弃之故旧。

综合释义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屨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屨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后因以“弊屨”喻不可轻弃之故旧。《北齐书·高德政传》:“魏静帝曰:‘人念遗簪弊屨,欲与六宫别,可乎?’乃入与夫人嬪御以下诀别,莫不歔欷掩涕。”弊屦[bìjù]

网友释义弊屦,读音为bìjù,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不可轻弃之故旧。

汉语大词典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后因以“弊屦”喻不可轻弃之故旧。《北齐书·高德政传》:“魏静帝曰:‘人念遗簪弊屦,欲与六宫别,可乎?’乃入与夫人嫔御以下诀别,莫不歔欷掩涕。”

弊屦造句更多 >>

1.遗簪坠屦的相近词有遗簪坠履、遗簪弊屦、遗簪堕屦。

字义分解

读音:bì

[bì]

(1)(名)欺诈蒙骗、图占便宜的行为:营私舞~。

(2)(名)害处;毛病:利除~。

读音:jù

[jù]

名)古代一种用麻制成的鞋子:削足适~。

弊屦相关成语

弊屦相关词语

上一个:弊句

下一个:弊帛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