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下
【拼音】:fēng xià
【注音】:ㄈㄥㄒ一ㄚˋ
【结构】:丰(独体结构)下(独体结构)
【简体】:丰下
【繁体】:豐下
词语解释1.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旧时视为贵相。2.谓后部大。丰下[fēngxià]⒈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旧时视为贵相。⒉谓后部大。
基础解释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旧时视为贵相。谓后部大。
引证解释⒈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旧时视为贵相。引《左传·文公元年》:“穀也丰下,必有后於鲁国。”杜预注:“丰下,盖面方。”《后汉书·明帝纪》:“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宋陈师道《忆少子》诗:“端也早丰下,岁晚未可量。”清袁枚《随园随笔·术数》:“相术最古,左氏‘穀也丰下’一语,为相法权舆。荀子非之。”⒉谓后部大。引明宋濂《奉制撰蟠桃核赋》:“鋭首耸兮尖岑,丰下椭兮坠星。”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二:“文太史得古端砚,鋭首丰下,形如覆盆。”
网络解释丰下丰下,读音为fēngxià,是一个汉语词语,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
综合释义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旧时视为贵相。《左传·文公元年》:“穀也丰下,必有后於鲁国。”杜预注:“丰下,盖面方。”《后汉书·明帝纪》:“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宋陈师道《忆少子》诗:“端也早丰下,岁晚未可量。”清袁枚《随园随笔·术数》:“相术最古,左氏‘穀也丰下’一语,为相法权舆。荀子非之。”谓后部大。明宋濂《奉制撰蟠桃核赋》:“鋭首耸兮尖岑,丰下椭兮坠星。”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二:“文太史得古端砚,鋭首丰下,形如覆盆。”下巴面颊肥满。《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也作「丰颔」、「丰颐」。
网友释义丰下,读音为fēngxià,是一个汉语词语,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
汉语大词典(1).谓下颔丰满,面呈方形。旧时视为贵相。《左传·文公元年》:“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杜预注:“丰下,盖面方。”《后汉书·明帝纪》:“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宋陈师道《忆少子》诗:“端也早丰下,岁晚未可量。”清袁枚《随园随笔·术数》:“相术最古,左氏‘谷也丰下’一语,为相法权舆。荀子非之。”(2).谓后部大。明宋濂《奉制撰蟠桃核赋》:“锐首耸兮尖岑,丰下椭兮坠星。”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二:“文太史得古端砚,锐首丰下,形如覆盆。”
国语辞典下巴面颊肥满。《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也作「丰颔」、「丰颐」。丰下[fēngxià]⒈下巴面颊肥满。也作「丰颔」、「丰颐」。引《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帝生而丰下,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
1.眉八彩,须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
2.一声,叶丰这间卧室的门打开了,一个单瘦的身影走了进来,这人看到叶丰下床了,马上焦急的道:大当家,您怎么下床了,你这次可摔得不轻。
3.昨晚,实德召开董事会,确认当政7年之久的总经理林乐丰下课,他的位置将由少壮派李明接任。www.chazidian.com/zj-153124/丰下造句
4.昨晚,实德召开董事会,确认当政7年之久的总经理林乐丰下课,他的位置将由少壮派李明接任。【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53124/】
读音:fēng
[fēng]
1. 容貌好看:丰润。丰腴(a.身体丰满;b.富裕;c.丰饶)。丰盈。
2. 风度神采:丰采(亦作“风采”)。丰度(美好的举止姿态,风度)。
3. 盛,多,大:丰盛。丰碑(高大的石碑,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丰富。丰沛。丰饶。
4. 姓。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