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籍
【拼音】:tú jí
【注音】:ㄊㄨˊㄐ一ˊ
【结构】:图(全包围结构)籍(上下结构)
【简体】:图籍
【繁体】:圖籍
词语解释图籍tújí。1. 图簿,地图和户口册。常指疆土、百姓。2. 文籍图书。图籍[tújí]⒈图簿,地图和户口册。常指疆土、百姓。英atlas;landchartsandcensusregisters;⒉文籍图书。
基础解释地图和户籍。常以指疆土人民。《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杨倞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鲍彪注:“土地之图,人民金穀之籍。”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上顾俶曰:‘朕固不欲尔,盖跋扈之恶势不可已,卿能自惜一方,以图籍归朝,不血于刃乃为嘉也。’”借指国家政权。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且今之握图籍,操政柄者,岂是白(白起)、项(项羽)之胤胄乎?”文籍图书。《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汉王符《潜夫论·慎微》:“当时尊显,后世见思,传为令名,载在图籍。”《新唐书·魏徵传》:“徵奏引诸儒校集祕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郭沫若《告国际友人书》:“炸毁我学校,焚烧我图籍。”
引证解释⒈地图和户籍。常以指疆土人民。引《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杨倞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鲍彪注:“土地之图,人民金穀之籍。”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上顾俶曰:‘朕固不欲尔,盖跋扈之恶势不可已,卿能自惜一方,以图籍归朝,不血于刃乃为嘉也。’”⒉借指国家政权。引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且今之握图籍,操政柄者,岂是白(白起)、项(项羽)之胤胄乎?”⒊文籍图书。引《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汉王符《潜夫论·慎微》:“当时尊显,后世见思,传为令名,载在图籍。”《新唐书·魏徵传》:“徵奏引诸儒校集祕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郭沫若《告国际友人书》:“炸毁我学校,焚烧我图籍。”
网络解释图籍图籍,汉语词汇。
释义1、地图和户籍,指疆土人民。2、图书。
综合释义地图和户籍。常以指疆土人民。《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杨倞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鲍彪注:“土地之图,人民金穀之籍。”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上顾俶曰:‘朕固不欲尔,盖跋扈之恶势不可已,卿能自惜一方,以图籍归朝,不血于刃乃为嘉也。’”借指国家政权。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且今之握图籍,操政柄者,岂是白(白起)、项(项羽)之胤胄乎?”文籍图书。《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汉王符《潜夫论·慎微》:“当时尊显,后世见思,传为令名,载在图籍。”《新唐书·魏徵传》:“徵奏引诸儒校集祕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郭沫若《告国际友人书》:“炸毁我学校,焚烧我图籍。”图籍[tújí]地图储存管理所登载之识别资料。包括有比例尺、图组名、图组号、版次、图名、图号、库存号码等基本资料。见地图目录。
网友释义1、地图和户籍,指疆土人民。《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杨倞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鲍彪注:“土地之图,人民金谷之籍。”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上顾俶曰:‘朕固不欲尔,盖跋扈之恶势不可已,卿能自惜一方,以图籍归朝,不血于刃乃为嘉也。’”2、图书。《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汉王符《潜夫论·慎微》:“当时尊显,后世见思,传为令名,载在图籍。”唐杜佑《通典·职官八》:“汉氏图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阁、广内,贮之于外府。又有御史中丞居殿中,掌兰台秘书及麒麟、天禄二阁,藏之于内禁。”
汉语大词典(1).地图和户籍。常以指疆土人民。《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杨倞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鲍彪注:“土地之图,人民金谷之籍。”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上顾俶曰:‘朕固不欲尔,盖跋扈之恶势不可已,卿能自惜一方,以图籍归朝,不血于刃乃为嘉也。’”(2).借指国家政权。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且今之握图籍,操政柄者,岂是白(白起)、项(项羽)之胤胄乎?”(3).文籍图书。《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汉王符《潜夫论·慎微》:“当时尊显,后世见思,传为令名,载在图籍。”《新唐书·魏徵传》:“徵奏引诸儒校集秘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郭沫若《告国际友人书》:“炸毁我学校,焚烧我图籍。”
国语辞典地图户籍。图籍[tújí]⒈地图户籍。引《史记·卷七〇·张仪传》:「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⒉图画文籍。引《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丧乱后,典章湮散,征奏引诸儒校集秘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
辞典修订版地图户籍。《史记.卷七零.张仪传》:「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图画文籍。《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丧乱后,典章湮散,徵奏引诸儒校集秘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
其他释义①地图和户籍: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②文籍图书:图籍尽在,昭昭可知。
1.本文从版本的角度介绍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几种地学珍本图籍典藏。
2.所有的野牛都被保护起来,并且出版了野牛系统图籍。
3.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这可以作为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的新证据。
4.使高颎与元帅府记室裴矩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皆称广,以为贤。
5.后来又出现依官职守典籍,这是一种被动的图籍分类法,但对后世的图书分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我国是世界上保存图籍最为宏富的国家之一,这与历代重视典籍分不开,自汉、魏以来就设立秘书监进行专职管理。
7.据九鼎,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8.太宗入据宫城,令萧瑀、窦轨等封守府库,一无所取,令记室房玄龄收隋图籍。
9.三年校阅之期,如有精于中西学问,能将外洋有关军事之图籍,自备资斧翻译明晰,查明确系有益军国之书,准收录刻印发行。
10.服务社会"的办馆理念,旁搜博采,广纳各方图籍,典藏千载,服务社会各界,造就了今天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百年国图。
读音:tú
[tú]
(1)(动)想
(2)(名)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
(3)(动)谋划;计划:~谋不轨。
(4)(名)贪图。
(5)(名)意图。
读音:jí
[jí]
(1)(名)书籍;册子:古~。
(2)(名)籍贯:原~。
(3)(名)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国~|党~|学~。
(4)(名)(J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