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氏家族
【拼音】:jiǎn shì jiā zú
词语解释蹇,起源主要有二:1.相传为伏羲氏臣子蹇修的后裔。2.出自嬴姓,以名为姓;一作謇,一说与□通。
基础解释相传为伏羲氏臣子蹇修的后裔。
综合释义蹇,起源主要有二:①相传为伏羲氏臣子蹇修的后裔。②出自嬴姓,以名为姓;一作謇,一说与□通。风俗通义:战国时期魏国有蹇重。据《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秦国有大夫蹇叔。汉代有蹇兰,为交州刺史。”又,蜀有謇衡,为眉州人,见广韵。春秋时秦国大夫蹇叔的后代,以祖名蹇为姓,称为蹇氏,世代相传。郡望堂号:襄阳郡。姓氏家谱:遵义蹇氏家谱。历史名人:蹇重,蹇兰,蹇义。
读音:jiǎn
[jiǎn]
(1)(形)跛;行走困难:足~。
(2)(形)(形)钝;不顺利:~带。
(3)(名)指驽马。
(4)(名)姓。
读音:shì,zhī
[shì]
[ shì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 zhī ]1. 〔阏(yān)氏〕见“阏”。
2. 〔月氏〕见“月”。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zú
[zú]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