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
【拼音】:míng ēn
【注音】:ㄇ一ㄥˊㄣ
【结构】:明(左右结构)恩(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谓贤明君王的恩惠。明恩[míngēn]⒈谓贤明君王的恩惠。
引证解释⒈谓贤明君王的恩惠。引南朝宋谢庄《月赋》:“昧道懵学,孤奉明恩。”宋王安石《游锺山》诗之四:“荣禄嗟何及,明恩愧未酬。”宋秦观《贺孙中丞启》:“光奉明恩,进陞中宪。”
综合释义谓贤明君王的恩惠。南朝宋谢庄《月赋》:“昧道懵学,孤奉明恩。”宋王安石《游锺山》诗之四:“荣禄嗟何及,明恩愧未酬。”宋秦观《贺孙中丞启》:“光奉明恩,进陞中宪。”
汉语大词典谓贤明君王的恩惠。南朝宋谢庄《月赋》:“昧道懵学,孤奉明恩。”宋王安石《游钟山》诗之四:“荣禄嗟何及,明恩愧未酬。”宋秦观《贺孙中丞启》:“光奉明恩,进升中宪。”
其他释义1.谓贤明君王的恩惠。
1.君王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为上之道,在于赏罚分明,恩威并施,从谏如流,海纳百川。
2.明恩警惕的听着动静,不敢放过任何一丝声音,虽然她曾不露痕迹的踩点过,但仍然很紧张,走起路都来是心上心下的。
3.充满人类历史文明恩泽的内心,不能自已地传承着历史,或曰这一充满历史恩泽的内心本身就是历史的具体再现。
4.明恩慌乱的低下头,瞬间变得骇目惊心,只见幑弱的光线中出现一个模糊的暗影,吓得她手足无措。
5.女娲娘娘对赵公明恩情深厚,而妖教天庭又是她一手创立,此次杀劫的主角便是天庭,必须问问娘娘意愿。
6.中华文明恩泽四方,却并没能让当地越族威服,唐亡之后,交趾窃据越北,屡犯天南,竟成中华大患。
7.为什么不坐张明恩的,那是因为他把自行车骑的跟蹦蹦车没有任何区别,一路骑又一路的大喊大叫,杨楠可不想让人以为是个疯子。
8.下面的厨师立在一侧冷眼静看,见明恩切菜的神情时悲时怒,菜不停的翻飞如花一般飞舞,手中的刀快的像闪电,白晃晃的刀光都快晃花了他们的眼。
9.越想越恼的明恩如蜗行牛步,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他的胸,不禁心生恐惧,瞪着靳齐语的背影,竟是恇怯的不敢向前走。
10.字幕标题都很醒目,内容新颖有趣,有理有据,层次分明,恩,果然不错,不错。
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读音:ēn
[ēn]
(1)(名)恩惠。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