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选举
【拼音】:chā é xuǎn jǔ
【注音】:ㄔㄚㄜˊㄒㄨㄢˇㄐㄨˇ
【词性】:名词。
【繁体】:差額選舉
词语解释“等额选举”的对称。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差额选举[chāéxuǎnjǔ]⒈“等额选举”的对称。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
引证解释⒈即不等额选举。选举时,候选人名额按选举法或有关章程比应当选的名额多,由选举人自由选择投票。
网络解释差额选举差额选举是指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
综合释义在选举时,候选人的名额应该多于当选名额的一种制度。可使选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亦能使候选人进行公平竞争。通常实行于民主国家。也称为「不等额选举」。
英语competitive electionmulti-candidate election
国语辞典在选举时,候选人的名额应该多于当选名额的一种制度。可使选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亦能使候选人进行公平竞争。通常实行于民主国家。差额选举[chāéxuǎnjǔ]⒈在选举时,候选人的名额应该多于当选名额的一种制度。可使选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亦能使候选人进行公平竞争。通常实行于民主国家。
1.必须在选拔和任用干部中引入竞争机制,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差额选举。
2.中国已在地方实行无记名投票和差额选举。
3.将候选人和应选人的等额选举改成差额选举,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
4.所谓差额选举,是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的选举。
5.把直接选举的范围从乡镇扩大到县,实行代表候选人多于应选人的差额选举规则。
6.差额选举即候选人多于应选人名额,是民主选举的重要原则。
7.我们在中央委员会的选举当中实行了差额选举。
8.广大附中党委委员候选人的选举采用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
9.从70年代开始,代表资格的认定程序逐渐实现了更公平更具竞争意味的差额选举。在中国,这就是无人能凌驾其上的最权威力量。
10.事实上,差额选举自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就已提出,即规定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人。
读音:chā,chà,chāi,cī,chài
[chā]
[ chà ]1. 错误:话说差了。
2. 不相当,不相合:差不多。
3. 缺欠:还差十元钱。
4. 不好,不够标准:差等。成绩差。
[ chā ]1. 不同,不同之点:差别。差距。差额。差价。
2. 大致还可以:差可。
3. 错误:差错。偏差。差池。
4.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差数。四减二的差是二。
[ chāi ]1. 派遣去做事:差遣。
2.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差人。解差。
3. 被派遣去做的事:差事。公差。出差。
[ cī ]1. 〔参(
[ chài ] )差〕见“参”。1.病愈。后作“瘥”。
2.又如:大病差后。
读音:é
[é]
(1)(名)眉上发下的部分;俗称脑门子:~头。
(2)(名)规定的数量:名~。
(3)(名)牌匾:匾~。
读音:xuǎn
[xuǎn]
(1)(动)挑选:筛~。
(2)(动)选举:~民。
(3)(名)被选中了的(人或物):入~|人~。
(4)(名)挑选出来编在一起的作品:文~|诗~|民歌~。
读音:jǔ
[jǔ]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