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夫
【拼音】:shí fū
【注音】:ㄕˊㄈㄨ
【结构】:十(独体结构)夫(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十人。千亩田。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夫”借指百亩田。十夫[shífū]⒈十人。千亩田。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夫”借指百亩田。
引证解释⒈十人。引《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寧武图功。”《吴子·论将》:“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譬如有人,虽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跃,初虽可畏,其势不久必自委顿,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⒉千亩田。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夫”借指百亩田。引《周礼·地官·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郑玄注:“十夫,二邻之田。”孙诒让正义:“五家为邻,二邻为联,则有十家。”
网络解释十夫十夫拼音shífū,释义十人,出处《书·大诰》。
综合释义十人。《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寧武图功。”《吴子·论将》:“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譬如有人,虽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跃,初虽可畏,其势不久必自委顿,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千亩田。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夫”借指百亩田。《周礼·地官·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郑玄注:“十夫,二邻之田。”孙诒让正义:“五家为邻,二邻为联,则有十家。”
汉语大词典(1).十人。《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吴子·论将》:“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譬如有人,虽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跃,初虽可畏,其势不久必自委顿,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2).千亩田。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夫”借指百亩田。《周礼·地官·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郑玄注:“十夫,二邻之田。”孙诒让正义:“五家为邻,二邻为联,则有十家。”
其他释义1.十人。2.千亩田。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夫'借指百亩田。
1.他命所有士兵取食酒肉,而后召集所有十夫长以上官佐共宴于校场,于黄茅之战的各舰奋勇褒扬有加,铭谢不已。
2.五十夫长,和尊贵人。谋士,和有巧艺的,以及妙行法术的。
3.陛下垂慈狎达,不稍惟疑,遂令负扆席图,蔽于流议,投杼市虎,成于十夫。
4.夫众C77E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5.斌斌(老十夫妇龙凤胎):我们出场较晚,但我们最闪亮。
6.这名十夫长,明显是用苍兰镇各势力的威势,来压莫大海和崔彦,希望这两人能迷途知返。(https://www.chazidian.com/zj-156759/查字典造句网)
7.这名十夫长,明显是用苍兰镇各势力的威势,来压莫大海和崔彦,希望这两人能迷途知返。(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56759/造句)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fū,fú
[fū]
[ fū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 fú ]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