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守道
【拼音】:fèn shǒu dào
【繁体】:分守道
【拼音】:fèn shǒu dào
词语解释官名。明永乐间,每令方面官巡视民瘼后,后定制以各省布政司参政、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谓之分守道。清初仍之。乾隆间,省去参政、参议等衔,与分巡各道并掌佐藩臬,核官吏,厉风俗,简军实,固封守,以倡所属而廉察其政治,亦简称守道。《明史·职官志》:「布政司参政、参议分司诸道。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清会典·典吏部》:「总督、巡抚,分其治于布政司,于按察司,于分守分巡道。」;清、梁章钜《称谓录·各道·分守道》:「案,《明史·职官志》分守道,以布政司参政、参议为之;分巡道,以按察司副使佥事为之。」
网友释义分守道,官职名。简称“守道”。清代道员的一种,由各省布政使派驻于一定的府州地区,一般是三至四个府州,协助布政使掌理该地区钱谷,督课农桑,考核官吏,简军实,固封守。
读音:fēn,fèn
[fè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shǒu
[shǒu]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