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拼音】:tǔ dì
【注音】:ㄊㄨˇㄉ一ˋ
【词性】:名词。
【结构】:土(独体结构)地(左右结构)
【简体】:土地
【繁体】:土地
词语解释土地tǔdì(1)田地;土壤例土地平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例土地肥沃例土地分配英field;soil;ground(2)领土;疆域例欲者土地。——《韩非子·五蠹》例割土地,赔银两英territory(3)神名。指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例土地高例给土地烧香英land'sgod;localgodofland;villagegod
基础解释(名)①田地:~瘠薄|丈量~。②疆域:~广阔。③迷信传说中指管一个小地区的神。也叫土地爷或土地老。
引证解释⒈田地;土壤。引《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汉书·晁错传》:“审其土地之宜。”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土地可不比衣裳,地分不好,是要影响生产的。”⒉领土;疆域。引《国语·吴语》:“凡吴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以视於天下。”《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宋苏轼《策略》:“而高祖以项氏创残之餘,而又与布信之徒,角驰於中原,此六七公者,皆以絶人之姿,据有土地甲兵之众,其势足以乱。”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目今倘不一战却敌,张我国威,恐怕订城下之盟,割土地,输岁币,接踵而至。”⒊泛指地区,地方。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汉武帝时,通博南山道,渡兰仓津,土地絶远,行者苦之。”⒋测量地形。引《周礼·夏官·土方氏》:“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鄙。”郑玄注:“土地,犹度地知东西南北之深,而相其可居者。”⒌神名。指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参阅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八。引《太平广记》卷三〇八引唐李复言《续幽怪录·蔡荣》:“中牟县三异乡木工蔡荣者,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於地,潜祝土地,至长未常暂忘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除夕》:“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餘人。”《红楼梦》第二九回:“宝玉下了马,贾母的轿刚至山门以内,见了本境城隍土地各位泥塑圣像,便命住轿。”吴组缃《山洪》二六:“他们现在就是当方土地,你就不晓得去烧烧香?你就不晓得去钻钻?”
网络解释土地(地质学名词)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以及动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就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中国地理学家普遍赞成土地是一个综合的自然地理概念。认为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汉语大词典(1).田地;土壤。《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汉书·晁错传》:“审其土地之宜。”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土地可不比衣裳,地分不好,是要影响生产的。”(2).领土;疆域。《国语·吴语》:“凡吴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以视于天下。”《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宋苏轼《策略》:“而高祖以项氏创残之馀,而又与布信之徒,角驰于中原,此六七公者,皆以绝人之姿,据有土地甲兵之众,其势足以乱。”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目今倘不一战却敌,张我国威,恐怕订城下之盟,割土地,输岁币,接踵而至。”(3).泛指地区,地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汉武帝时,通博南山道,渡兰仓津,土地绝远,行者苦之。”(4).测量地形。《周礼·夏官·土方氏》:“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鄙。”郑玄注:“土地,犹度地知东西南北之深,而相其可居者。”(5).神名。指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太平广记》卷三○八引唐李复言《续幽怪录·蔡荣》:“中牟县三异乡木工蔡荣者,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于地,潜祝土地,至长未常暂忘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除夕》:“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馀人。”《红楼梦》第二九回:“宝玉下了马,贾母的轿刚至山门以内,见了本境城隍土地各位泥塑圣像,便命住轿。”吴组缃《山洪》二六:“他们现在就是当方土地,你就不晓得去烧烧香?你就不晓得去钻钻?”参阅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八。
国语辞典土壤,如:「土地肥沃」、「土地改革」。
辞典修订版土壤。《汉书.卷四九.鼂错传》:「审其土地之宜。」封疆。《管子.权修》:「土地博大,野不以无吏。」社神。《通俗常言疏证.鬼神.土地》引《孝经纬》:「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红楼梦.第二九回》:「贾母在轿内因看见有守门大师并千里眼、顺风耳、当方土地、本境城隍各泥胎圣像,便命住轿。」有泥土的地面皆称为「土地」,如:「土地肥沃」、「土地改革」。
辞典简编版田地,有土壤的地面。 【造句】土地辽阔、土地肥沃、土地改革疆域。 【造句】所谓国家,必须具有土地、人民和主权等三要素。→土地公
英语land useland developmentterreneland subsidencelandterritorialland reclamationterra
法语territoire、terrain、terre、bien foncier、foncier、agraire
其他释义1.田地;土壤。2.领土;疆域。3.泛指地区,地方。4.测量地形。5.神名。指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
1.这千百年来的村庄像位慈蔼的老人,长久的赐福于徽州这片土地。
2.这样,整个古龙国的东十三县,空无一人,无一兵一卒防守,偶尔可见一两只饿得奄奄一息的黄皮刮廋的流浪狗,在荒凉的土地上踽踽行走,连哀号的声音都没有。
3.你们派人挨家挨户的搜刮,将银钱收入囊中,把土地变卖,聚少成多,我估计抄个百八十家就能凑够所需的银子。
4.第二年搞土改,臭包家划了个上中农成分,虽没挨斗,也成了“献田户”,交出了部分土地耕畜。
5.在现场,记者看到,杨春林的玉米地里没有土埂,平整的土地上密集的玉米挨挨挤挤。
6.每年,时节一到,个个花苞一举展开,从高到低,颜色由深至浅,团团簇簇,挨挨挤挤,郁郁葱葱,高矮错落,参差不齐,亭亭玉立,个个争奇斗艳,似火炬熊熊燃烧,把一块土地“妆”得像块锦毯。
7.非洲目前所面临的土地交易热潮或许是自殖民时期以来规模最大的土地所有权变更。富裕国家在这片土地上为自己的国民种植作物。而与此同时,非洲人民却在忍饥挨饿。约翰?维达报道。
8.高宸路上只得忍饥挨饿,这一天傍晚,实在是疲乏过度,见到一个空房,抬头一看原来是个土地庙。
9.她可以生在尘埃里,也可以从尘埃中开出最美的花,然而,却从此再也不能安然居于那一方小小的土地。
10.尘埃虽微,却构成土地;水珠虽小,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
读音:tǔ
[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