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句之徒
【拼音】:zhāng jù zhī tú
【注音】:ㄓㄤㄐㄨˋㄓㄊㄨˊ
【词性】:成语。
【简体】:章句之徒
【繁体】:章句之徒
词语解释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章句之徒[zhāngjùzhītú]⒈见“章句小儒”。
引证解释⒈见“章句小儒”。
综合释义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当其亡事也,~相与坐而守之,亦亡所患。◎《汉书·扬雄传下》
网友释义章句之徒,拼音为zhāngjùzhītú,汉语词语,是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汉语大词典见“章句小儒”。《汉语大词典》:章句小儒 拼音:zhāngjùxiǎorú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汉书·夏侯胜传》:“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亦称“章句之徒”。《汉书·扬雄传下》:“当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亡所患。”颜师古注:“章句小儒也。”亦省称“章句儒”。宋洪迈《容斋续笔·文中子门人》:“丈夫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
国语辞典只知道探究文句的训释,而未能完全理解整篇文意的人。章句之徒[zhāngjùzhītú]⒈只知道探究文句的训释,而未能完全理解整篇文意的人。引《文选·扬雄·解嘲》:「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无所患。」成语解释章句之徒
辞典修订版只知道探究文句的训释,而未能完全理解整篇文意的人。《文选.扬雄.解嘲》:「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无所患。」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只知道探究文句的训释,而未能完全理解整篇文意的人。文选˙扬雄˙解嘲: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无所患。
出处见“章句小儒”。
其他释义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1.当其亡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亡所患。◎《汉书·扬雄传下》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
读音:jù,gōu
[jù]
[ jù ]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2. 〔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3.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gōu ]1.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