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下裳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下裳

下裳

【拼音】:xià cháng

【注音】:ㄒ一ㄚˋㄔㄤˊ

【结构】:下(独体结构)裳(上下结构)

【简体】:下裳

【繁体】:下裳

解释

词语解释下身穿的衣服。古多指裙。下裳[xiàcháng]⒈下身穿的衣服。古多指裙。

基础解释上衣之对,下身穿的衣服。古多指裙。

引证解释⒈下身穿的衣服。古多指裙。引《方言》第四“绕袊谓之帬”晋郭璞注:“俗人呼接下,江东通言下裳。”唐韩偓《昼寝》诗:“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唯见下裳红。”宋孔平仲《君住》诗:“哀哉中截锦绣段,上襦下裳各一半。”明张宁《方洲杂言》:“景泰中,一日晨出暮归,抵家天色尽暝。入室更衣,遂解下裳。”

网络解释下裳简介

综合释义上衣之对,下身穿的衣服。古多指裙。白话就是内裙子。古代叫坐裳。唐装原意指代唐代的汉服,一种是传统的襦,裙装,这种风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时期,基本上是沿袭了自东汉以来妇女传统的上衣下裳制。与现代的唐装概念明显不同。唐朝的服装衣裳二字,其实衣是衣,裳是裳,衣是上身穿的,裳其实是指现代所说的裙子,衣与裳分开。这种妇女的服饰不是连衣,而是分两截的穿法一直延续到明末。上衣的穿法基本上是右衽交领或对襟系上带结,下面的裙子围起来系上长长的裙带,上衣或者掖里面或者自然的松散着,后来这种松散的上衣不断加长,一直覆到膝盖部,就后来发展成了明代的背子。《方言》第四“绕袊谓之帬”晋郭璞注:“俗人呼接下,江东通言下裳。”唐韩偓《昼寝》诗:“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唯见下裳红。”宋孔平仲《君住》诗:“哀哉中截锦绣段,上襦下裳各一半。”明张宁《方洲杂言》:“景泰中,一日晨出暮归,抵家天色尽暝。入室更衣,遂解下裳。”

汉语大词典下身穿的衣服。古多指裙。《方言》第四“绕袊谓之裙”晋郭璞注:“俗人呼接下,江东通言下裳。”唐韩偓《昼寝》诗:“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唯见下裳红。”宋孔平仲《君住》诗:“哀哉中截锦绣段,上襦下裳各一半。”明张宁《方洲杂言》:“景泰中,一日晨出暮归,抵家天色尽暝。入室更衣,遂解下裳。”

其他解释上衣之对。汉、董越〈朝鲜赋〉:「上衣则皆过膝,下裳则皆垂堂。」;宋、孔平仲〈君住〉诗:「哀哉中截锦绣段,上襦下裳各一半。」;唐、韩偓〈昼寝〉诗:「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惟见下裳红。」

其他释义1.下身穿的衣服。古多指裙。

下裳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裙子

下裳造句更多 >>

1.按前述可见资料,皇帝在服用袍式衮服时,并无佩、绶、蔽膝等装饰,据此则嘉靖初年那次大朝会,世宗皇帝所服衮服当属上衣下裳式的衮服。

2.中国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

3.这时出现了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

4.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样的较多,男子多穿上下连属的袍衫.

5.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纹,共十二章,又称十二章服。

6.从明世宗与张璁等君臣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嘉靖八年以前,皇帝上衣下裳之制的衮服仍在服用,且嘉靖初年的衮服仍在沿用着永乐三年所定的“玄衣八章”。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7.从明世宗与张璁等君臣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嘉靖八年以前,皇帝上衣下裳之制的衮服仍在服用,且嘉靖初年的衮服仍在沿用着永乐三年所定的“玄衣八章”。(https://www.chazidian.com/zj-59841/造句网)

字义分解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cháng,shang

[cháng]

[ cháng ]

1. 〔裳裳〕光明。

2.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 shang ]

1. 〔衣裳〕衣服。

下裳相关成语

下裳相关词语

包含下裳的歇后语

上一个:下弦

下一个:下泽车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