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目粽
【拼音】:guǐ mù zòng
【注音】:ㄍㄨㄟˇㄇㄨˋㄗㄨㄥˋ
【结构】:鬼(独体结构)目(独体结构)粽(左右结构)
【繁体】:鬼目糉
词语解释南朝宋刘义恭被害后,眼珠被挖出投入蜜中浸之,宋废帝刘子业称之为'鬼目粽'。
基础解释南朝宋刘义恭被害后,眼珠被挖出投入蜜中浸之,宋废帝刘子业称之为/'鬼目粽/'。
引证解释⒈南朝宋刘义恭被害后,眼珠被挖出投入蜜中浸入,宋废帝(刘子业)称之为“鬼目粽”。引《魏书·刘子业传》:“子业出兵诛义恭,遂刳剔支体,抽裂心藏,挑其眼睛,投之蜜中,谓之鬼目粽。”
网络解释鬼目粽鬼目粽,guǐmùzòng,汉语词汇,引证解释是南朝宋刘义恭被害后,眼珠被挖出投入蜜中浸入,宋废帝(刘子业)称之为“鬼目粽”。
网友释义鬼目粽,guǐmùzòng,汉语词汇,引证解释是南朝宋刘义恭被害后,眼珠被挖出投入蜜中浸入,宋废帝(刘子业)称之为“鬼目粽”。
汉语大词典南朝宋刘义恭被害后,眼珠被挖出投入蜜中浸入,宋废帝(刘子业)称之为“鬼目粽”。《魏书·刘子业传》:“子业出兵诛义恭,遂刳剔支体,抽裂心藏,挑其眼睛,投之蜜中,谓之鬼目粽。”
其他释义1.南朝宋刘义恭被害后,眼珠被挖出投入蜜中浸之,宋废帝(刘子业)称之为'鬼目粽'。
读音:guǐ
[guǐ]
(1)(名)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2)(名)骂人的话:烟~|讨厌~|胆小~。
(3)(形)躲躲闪闪;不光明:~头~脑|~~祟祟。
(4)(名)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心里有~。
(5)(形)恶劣;糟糕(限做定语):~天气|这~地方连棵草都不长。
(6)(形)〈口〉机灵(多指小孩儿或动物)。
(7)(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mù
[mù]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读音:zòng
[zòng]
(1)(名)(~子)食品。
(2)(名)(~子)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