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徒
【拼音】:sān qiān tú
【结构】:三(独体结构)千(上下结构)徒(左右结构)
【拼音】:sān qiān tú
词语解释指孔子弟子三千人。三千徒[sānqiāntú]⒈指孔子弟子三千人。
引证解释⒈指孔子弟子三千人。参见“三千弟子”。引《<书>序》:“三千之徒,并受其义。”孔颖达疏:“《家语》《史记》皆云孔子弟子三千人,故云三千之徒。”唐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唐王棨《阙里诸生望东封赋》:“三千徒兮今日斯悬,七十君兮当时称盛。”
网络解释三千徒三千徒是汉语词汇,拼音sānqiāntú,指孔子弟子三千人。
网友释义三千徒,汉语词汇,拼音是sānqiāntú,意思是指孔子弟子三千人。
汉语大词典指孔子弟子三千人。《〈书〉序》:“三千之徒,并受其义。”孔颖达疏:“《家语》《史记》皆云孔子弟子三千人,故云三千之徒。”唐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唐王棨《阙里诸生望东封赋》:“三千徒兮今日斯悬,七十君兮当时称盛。”参见“三千弟子”。
其他释义1.指孔子弟子三千人。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qiān
[qiān]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