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竦
【拼音】:gū sǒng
【注音】:ㄍㄨㄙㄨㄥˇ
【结构】:孤(左右结构)竦(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突出高耸。2.形容人品孤高特出,不同流俗。
基础解释同/'孤耸/',突出高耸。形容人品孤高特出,不同流俗。
引证解释⒈同“孤耸”。参见“孤耸”。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沣水》:“高峰孤竦,素壁千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水出雩都县,导源西北流,逕金鷄石,其石孤竦临川。”
网络解释孤竦孤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ūsǒng,是同“孤耸”。
综合释义同“孤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沣水》:“高峰孤竦,素壁千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水出雩都县,导源西北流,逕金鷄石,其石孤竦临川。”参见“孤耸”。
网友释义孤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ūsǒng,是同“孤耸”。
汉语大词典同“孤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沣水》:“高峰孤竦,素壁千寻。”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水出雩都县,导源西北流,径金鸡石,其石孤竦临川。”参见“孤耸”。《汉语大词典》:孤耸(孤耸) 拼音:gūsǒng(1).突出高耸。唐韩愈《高君仙砚铭序》:“儒生高常与予下天坛中路,获砚石,似马蹄状,外棱孤耸,内发墨色,幽奇天然。”宋卢襄《西征记》:“古木苍瘦,怪石孤耸,意者雷万春之立壁也。”(2).形容人品孤高特出,不同流俗。唐苏颋《授李怀让御史中丞制》:“李怀让直方孤耸,清迥特立,祗服文儒,克脩典礼。”
其他释义1.同'孤耸'。
读音:gū
[gū]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
(2)(形)单独;孤单:~雁|~岛。
(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