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犹
【拼音】:pì yóu
【注音】:ㄆ一ˋ一ㄡˊ
【结构】:譬(上下结构)犹(左右结构)
【繁体】:譬猶
词语解释譬如。譬犹[pìyóu]⒈譬如。
引证解释⒈譬如。引《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倀倀乎,其何之。”《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明庄元臣《叔苴子》卷一:“故观其所餘,可以知其所积,譬犹见落叶而知天下之秋,察葭飞而知四海之春也。”
网络解释譬犹pìyóuㄆㄧˋㄧㄡˊ
综合释义譬如。《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倀倀乎,其何之。”《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飢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絶咽喉,岂可为哉!”明庄元臣《叔苴子》卷一:“故观其所餘,可以知其所积,譬犹见落叶而知天下之秋,察葭飞而知四海之春也。”
网友释义pìyóuㄆㄧˋㄧㄡˊ譬犹譬如。《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於附子,止渴於酖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明庄元臣《叔苴子》卷一:“故观其所馀,可以知其所积,譬犹见落叶而知天下之秋,察葭飞而知四海之春也。”《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秦王答礼,置之上座,呼为先生。尉缭因进说曰:‘夫列国之于强秦,譬犹郡县也,散则易尽,合则难攻。夫三晋合而智伯亡,五国合而齐湣走。大王不可不虑。’”
汉语大词典譬如。《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酖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明庄元臣《叔苴子》卷一:“故观其所馀,可以知其所积,譬犹见落叶而知天下之秋,察葭飞而知四海之春也。”
其他释义1.譬如。
1.判断事情如果过于狭隘武断,以偏概全,譬犹以管窥天,往往会影响个人的判断与学习能力。
2.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司马光
3.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4.譬犹溽暑之时,置表于冰块上,虽其度忽落,不俄顷则冰消而涨如故矣。
5.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6.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7.动摇则穀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8.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鸠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9.王与君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谓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位之多少也。
10.且济时拯世之术,岂必体尧蹈舜,然后乃理哉?期于补隙决坏,譬犹枝柱邪倾,随形裁割,要措斯世于安宁之域而已!夫为天下者,自非上德,严之则治,宽之则乱。
读音:pì
[pì]
(动)比喻;比方:~如|~喻|设~。
读音:yóu
[yóu]
(1)(副)〈书〉如同:虽死~生|过~不及。
(2)(副)〈书〉还;尚且:记忆~新|言~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