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雪霜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雪霜

雪霜

【拼音】:xuě shuāng

【注音】:ㄒㄩㄝˇㄕㄨㄤ

【结构】:雪(上下结构)霜(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雪和霜。比喻一尘不染。比喻白色。借指某些白色事物。白发。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鬓,朱紫徒为衣。'宋苏轼《次韵子由种杉竹》:'糟曲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芦花。唐黄滔《题山居逸人》诗:'十亩余芦苇,新秋看雪霜。'盐。宋龚鼎臣《东原录》:'王钦若三司勾当,来亳州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钦若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基础解释雪和霜。比喻一尘不染。比喻白色。借指某些白色事物。白发。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鬓,朱紫徒为衣。/'宋苏轼《次韵子由种杉竹》:/'糟曲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芦花。唐黄滔《题山居逸人》诗:/'十亩余芦苇,新秋看雪霜。/'盐。宋龚鼎臣《东原录》:/'王钦若三司勾当,来亳州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钦若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引证解释⒈雪和霜。引《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唐李绅《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宋程大昌《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⒉比喻一尘不染。引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⒊比喻白色。引唐刘禹锡《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唐杜牧《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⒋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引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宋苏轼《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唐黄滔《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宋龚鼎臣《东原录》:“王钦若三司勾当,来亳州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钦若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网络解释雪霜雪霜是汉语词汇,拼音xuěshuāng,指雪和霜,出自《礼记·月令》。

综合释义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唐李绅《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宋程大昌《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比喻一尘不染。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比喻白色。唐刘禹锡《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唐杜牧《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宋苏轼《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唐黄滔《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宋龚鼎臣《东原录》:“王钦若三司勾当,来亳州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钦若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汉语大词典(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唐李绅《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宋程大昌《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绿。”(2).比喻一尘不染。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3).比喻白色。唐刘禹锡《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唐杜牧《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净雪霜毫。”(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鬓,朱紫徒为衣。”宋苏轼《次韵子由种杉竹》:“糟曲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唐黄滔《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馀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宋龚鼎臣《东原录》:“王钦若三司勾当,来亳州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钦若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其他释义1.雪和霜。2.比喻一尘不染。3.比喻白色。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鬓,朱紫徒为衣。'宋苏轼《次韵子由种杉竹》:'糟曲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唐黄滔《题山居逸人》诗:'十亩余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宋龚鼎臣《东原录》:'王钦若三司勾当,来亳州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钦若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雪霜造句更多 >>

1.当冬天悄悄来临,肃穆的草原没有了生机,而树在他乡却随处可见,脱尽叶片的枝条傲骨嶙嶙,经雪霜而砥砺风节。

2.看到攻击被破,姚迢迢的面部还是一如既往淡然跟剔透,倒不是其不不磷不缁,而是已成雪霜的眼珠中,那抹愁色早就被冰雪掩盖掉了。

3.桃李盛时甘寂寞,雪霜多后竞青葱。

4.一份温暖胜过千两黄金,一丝真情能抵万里雪霜,一声问候送来温馨问候,在此捎去我真诚的祝福!亲爱的朋友,生病的日子,好好照顾自己!

5.不是所有的花都代表爱情,玫瑰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树都能傲雪霜,松柏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让我记住,你让我做到了。

6.应该吃几个万年雪霜补蓝,身穿天魔神甲。

7.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8.实践修身律己,守护美好梦想。遵守法律道德,抗衡风雨雪霜。传播文明文化,树立文明风尚。

9.家是日思梦想的牵挂,家是风雨雪霜后的港湾,家是阳光照耀的温暖,家是父母亲人的怀抱,家是爱意浓浓的缠绵。国际家庭日,祝你生活幸福甜美!

10.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字义分解

读音:xuě

[xuě]

(1)(名)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是气温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名)颜色或光彩像雪的:~亮。

(3)(名)姓。

(4)(动)洗掉(耻辱、仇恨、冤枉):~耻|~恨。

读音:shuāng

[shuāng]

(1)(名)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名)像霜的东西:盐~。

(3)(名)比喻白色:~鬓。

雪霜相关成语

雪霜相关词语

关于雪霜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风霜

下一个:清霜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