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鹄
【拼音】:jiū hú
【注音】:ㄐ一ㄡㄏㄨˊ
【结构】:鸠(左右结构)鹄(左右结构)
【繁体】:鳩鵠
词语解释形容人久饥枯瘦之状。鸠形,谓腹部低陷,胸骨突起。鹄面,谓两颧瘦削。
基础解释见/'鸠形鹄面/'。指久饥枯瘦的人。
引证解释⒈见“鳩形鵠面”。⒉指久饥枯瘦的人。引清陆陇其《答仇沧柱太史书》:“陇其自待罪畿南,虽硜硜一念,可矢天日,而鳩鵠满野,犹然如故。”
网络解释鸠鹄指久饥枯瘦的人。清陆陇其《答仇沧柱太史书》:“陇其自待罪畿南,虽硜硜一念,可矢天日,而鸠鹄满野,犹然如故。”
综合释义见“鳩形鵠面”。指久饥枯瘦的人。清陆陇其《答仇沧柱太史书》:“陇其自待罪畿南,虽硜硜一念,可矢天日,而鳩鵠满野,犹然如故。”
汉语大词典(1).见“鸠形鹄面”。(2).指久饥枯瘦的人。清陆陇其《答仇沧柱太史书》:“陇其自待罪畿南,虽硁硁一念,可矢天日,而鸠鹄满野,犹然如故。”
其他释义1.见'鸠形鹄面'。2.指久饥枯瘦的人。
读音:jiū
[jiū]
(1)(名)鸽子一类的鸟;常见的有斑鸠、山鸠等。
(2)(动)聚集:~合|~集|~居。
读音:hú,gǔ
[hú]
[ hú ]天鹅。
[ gǔ ]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