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糊
【拼音】:biǎo hú
【注音】:ㄅ一ㄠˇㄏㄨˊ
【词性】:动词。
【结构】:裱(左右结构)糊(左右结构)
【简体】:裱糊
【繁体】:裱糊
词语解释裱糊biǎohú。(1)糊纸(用纸或其它材料糊饰房屋内部或物品)。裱糊[biǎohú]⒈糊纸(用纸或其它材料糊饰房屋内部或物品)英paperaceiling;
基础解释用纸糊房间的顶篷或墙壁等。旧时用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为糊状,即浆糊来粘贴,多用于农村墙壁。已被纤维素与胶水代替
引证解释⒈用纸或布等材料糊饰房间内部墙壁或其它物件。引丁玲《韦护》第三章:“墙上裱糊的褐色花纸,也就变成使人欢喜的一种紫褐色了。”王西彦《隔膜》:“甚至连墙壁的窗子,也给裱糊得十分雅致。”
网络解释裱糊用纸糊房间的顶篷或墙壁等。旧时用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为糊状,即浆糊来粘贴,多用于农村墙壁。现在多使用纤维素与胶水代替
综合释义用纸糊房间的顶篷或墙壁等。旧时用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为糊状,即浆糊来粘贴,多用于农村墙壁。已被纤维素与胶水代替丁玲《韦护》第三章:“墙上裱糊的褐色花纸,也就变成使人欢喜的一种紫褐色了。”王西彦《隔膜》:“甚至连墙壁的窗子,也给裱糊得十分雅致。”
汉语大词典用纸或布等材料糊饰房间内部墙壁或其它物件。丁玲《韦护》第三章:“墙上裱糊的褐色花纸,也就变成使人欢喜的一种紫褐色了。”王西彦《隔膜》:“甚至连墙壁的窗子,也给裱糊得十分雅致。”
国语辞典用纸或其他材料糊饰屋子的墙壁、窗棂、门板、天花板或其他物件。《红楼梦.第六七回》:「后来二爷才叫人裱糊了房子,聚过来了。」《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选了庙里小小两间房子,命人连夜裱糊,不让透风。」也作「糊裱」。裱糊[biǎohú]⒈用纸或其他材料糊饰屋子的墙壁、窗棂、门板、天花板或其他物件。也作「糊裱」。引《红楼梦·第六七回》:「后来二爷才叫人裱糊了房子,聚过来了。」《老残游记·第二〇回》:「老残选了庙里小小两间房子,命人连夜裱糊,不让透风。」英语towallpaper法语tapisserdepapier,collersurpapierousurtoile,tapisser,tenture
辞典修订版用纸或其他材料糊饰屋子的墙壁、窗棂、门板、天花板或其他物件。《红楼梦.第六七回》:「后来二爷才叫人裱糊了房子,聚过来了。」《老残游记.第二零回》:「老残选了庙里小小两间房子,命人连夜裱糊,不让透风。」也作「糊裱」。
英语pastepaste paper ondecorating
法语tapisser, recouvrir de papier
其他释义1.用纸或布等材料糊饰房间内部墙壁或其它物件。
1.自嘲为“裱糊匠”的李鸿章,如今又成了治安“消防队”。
2.这一本手工书,为体现经年风蚀的残缺美,内页在纸张做旧的效果上采用宣纸撕毛边再裱糊到内页的手工做法,费时费事。
3.油宣,一种书写后再用油来裱糊的特殊纸张,这种方法极其繁琐和昂贵,达官贵人要保存重要书物时才使用这种方法。
4.所以他自嘲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
5.这是几张古旧发黄的纸张,纸张像是裱糊过,厚墩墩的。
6.一边糊,一边给我讲过去大户人家办丧事,要裱糊多少东西。
7.别说夫人惊异,那画儿奴才也看见了,活脱儿一个真三爷,奴才冒昧求爷一句,哪天得空了,能不能给奴才画一张,奴才裱糊起来挂到墙上,留给子孙当传家宝。
8.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
9.要裱糊天花板没有梯子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10.李鸿章是个值得细读的历史人物,他自称为裱糊匠,看了这本书,对他在那个时代的尴尬以及他与时代的关系,会有更多的认识。
读音:biǎo
[biǎo]
(1)(动)裱褙;用纸或丝织品做衬托;把字画书籍等装饰起来;或加以修补;使美观耐久。
(2)(动)裱糊;用纸糊房间的顶棚或墙壁。
读音:hū,hú,hù
[hú]
[ hū ]1. 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糊了一层泥。
[ hú ]1. 粘合,涂附:裱糊。糊墙。糊窗户。
2. 粥类:糊口。
3. 〔糊涂〕a.不明事理;认识模糊混乱,如“他太糊糊了”;b.内容混乱的,如“糊糊账”。
4. 同“煳”。
[ hù ]1. 像粥一样的食物:面糊。辣椒糊。
2. 欺骗,蒙混,敷衍: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