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士大夫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士大夫

士大夫

【拼音】:shì dà

【繁体】:士大夫

解释

词语解释⒈ 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例:充乎士大夫之列。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清·周容《芋老人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宋·苏轼《石钟山记》英:literatiandofficialdominfeudalchina;scholar-bureaucrat;士大夫[shìdàfū]⒈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例充乎士大夫之列。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清·周容《芋老人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宋·苏轼《石钟山记》英literatiandofficialdominfeudalchina;scholar-bureaucrat;

引证解释⒈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引:《周礼·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郑玄注:“亲受其职,居其官也。”《晋书·夏侯湛传》:“僕也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居要津者密相付授,见士大夫有稍慕洁修,麤能操守,輒以道学之名归之。”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一:“宋世士大夫最讲礼法,然有不可解者二:仕宦卒葬,终身不归其乡,一也;阀閲名家,不以再嫁为耻。”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思懿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的女人,自命知书达礼,精明干练。”⒉ 将佐;将士。引:《吴子·励士》:“於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於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明柯维骐《<史记>考要》卷八:“《周礼》师帅皆中大夫,旅帅皆下大夫,卒长皆上士,两司马皆中士,而皆统於军将,故曰士大夫。”⒊ 士族;士族中的人。引:《南史·江斅传》:“﹝纪僧真﹞谓帝曰:‘臣小人,出自本县武吏,邀逢圣时,阶荣至此。为儿昏,得荀昭光女,即时无復所须,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纔记姓名。”范文澜《唐代佛教·引言》:“南朝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⒈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引《周礼·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郑玄注:“亲受其职,居其官也。”《晋书·夏侯湛传》:“僕也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居要津者密相付授,见士大夫有稍慕洁修,麤能操守,輒以道学之名归之。”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一:“宋世士大夫最讲礼法,然有不可解者二:仕宦卒葬,终身不归其乡,一也;阀閲名家,不以再嫁为耻。”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思懿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的女人,自命知书达礼,精明干练。”⒉将佐;将士。引《吴子·励士》:“於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於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明柯维骐《<史记>考要》卷八:“《周礼》师帅皆中大夫,旅帅皆下大夫,卒长皆上士,两司马皆中士,而皆统於军将,故曰士大夫。”⒊士族;士族中的人。引《南史·江斅传》:“﹝纪僧真﹞谓帝曰:‘臣小人,出自本县武吏,邀逢圣时,阶荣至此。为儿昏,得荀昭光女,即时无復所须,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纔记姓名。”范文澜《唐代佛教·引言》:“南朝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网友释义士大夫,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ìdàf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汉语大词典(1).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周礼·考工记序》:“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郑玄注:“亲受其职,居其官也。”《晋书·夏侯湛传》:“仆也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是以得接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居要津者密相付授,见士大夫有稍慕洁修,粗能操守,辄以道学之名归之。”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一:“宋世士大夫最讲礼法,然有不可解者二:仕宦卒葬,终身不归其乡,一也;阀阅名家,不以再嫁为耻。”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思懿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的女人,自命知书达礼,精明干练。”(2).将佐;将士。《吴子·励士》:“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明柯维骐《〈史记〉考要》卷八:“《周礼》师帅皆中大夫,旅帅皆下大夫,卒长皆上士,两司马皆中士,而皆统于军将,故曰士大夫。”(3).士族;士族中的人。《南史·江敩传》:“﹝纪僧真﹞谓帝曰:‘臣小人,出自本县武吏,邀逢圣时,阶荣至此。为儿昏,得荀昭光女,即时无复所须,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范文澜《唐代佛教·引言》:“南朝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国语辞典⒈ 旧称在职居官的人。引:《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唐·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⒉ 军中的将士。旧时军职中有大夫、士,故以士大夫泛指将士。引:《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传·太史公曰》:「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⒊ 士族。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南史·卷三六·江夷传》:「僧真丧气而退,告武帝曰:『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士大夫[shìdàfū]⒈旧称在职居官的人。引《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唐·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⒉军中的将士。旧时军职中有大夫、士,故以士大夫泛指将士。引《史记·卷一〇九·李将军传·太史公曰》:「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⒊士族。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南史·卷三六·江夷传》:「僧真丧气而退,告武帝曰:『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英语scholarofficials法语fonctionnaire,mandarin(personne)​,personnecultivée

辞典修订版旧称在职居官的人。《周礼.冬官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唐.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军中的将士。旧时军职中有大夫、士,故以士大夫泛指将士。《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传.太史公曰》:「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士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南史.卷三六.江夷传》:「僧真丧气而退,告武帝曰:『士大夫故非天子所命。』」

辞典简编版旧称担任官职的人。 【造句】古代凡是知书达礼的士大夫,都会受到大家的敬重。

法语Fonctionnaire érudit

其他释义古代官僚阶层。也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读书人:自少便在士大夫家庭里熏陶出来|充乎士大夫之列。

士大夫造句更多 >>

1.名物之学曾是文人士大夫的必备学养,在当代却因过于佶屈聱牙、钩章棘句而远离民众。

2.凡吴中贤士大夫、骚人墨客曾经赏鉴过者,皆有题跋在上,不消说得;就是四方名公游客,也多曾有赞叹顶礼、请求拜观、留题姓名日月的,不计其数。

3.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

4.近百年来,吴士大夫以风流蕴藉称者,首推吴文定。

5.“江南情形亦如此可怕么?难道一班士大夫都不为国事忧心忡忡么?

6.士大夫大都风流自赏,标榜名士清客的作风,借以文会友之便,啸聚同类,舞文弄墨,品诗论画,此唱彼和,自得其乐。

7.这些士大夫们往往是“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8.例如,胡适用方法研究白话文学史和小说史,为中国文学的研究别开生面,改变了世人关于中国文学的观念,士大夫目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等文化遗产重新展示瑰宝的本来面目。

9.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10.同时,传教士的宣传内容、士大夫中先觉者的译著、以及国内报刊中的相关介绍,也使梁启超得以渐开新的西方视野。

字义分解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读音:dà,dài

[dà]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fū,fú

[]

[ fū ]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 fú ]

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士大夫相关成语

士大夫相关词语

关于士大夫的诗词更多 >>

包含士大夫的歇后语

上一个: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下一个:士女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