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谷
【拼音】:bāo gǔ
【注音】:ㄅㄠㄍㄨˇ
【词性】:名词。
【结构】:包(半包围结构)谷(上下结构)
【简体】:包谷
【繁体】:包谷
词语解释包谷bāogǔ。(1)玉蜀黍(Zeamays)的方言名。包谷[bāogǔ]⒈玉蜀黍(Zeamays)的方言名。英Indiancorn;
基础解释方言。玉米,是一种高杆谷类禾草,通常穗大,穗上生谷粒。
引证解释⒈即玉米。引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秦良玉遗事》:“遍歷荒山,得无主之地数十顷……使生置芋粟,一名包穀。此贱而易成之物。”艾芜《百炼成钢》第十一章:“一望无边的包谷、高粱、小米的绿叶,像海水似的起着波浪。”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有人送了包谷做的馍来,还有人送来了一碗酸菜。”
网络解释包谷包谷是玉米的方言,流传在河南省东南地带。陕西南部地区也称玉米为包谷。湖南、云南、贵州、四川一带也大量种植,也称为“包谷”。
综合释义方言。玉米,是一种高杆谷类禾草,通常穗大,穗上生谷粒。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秦良玉遗事》:“遍歷荒山,得无主之地数十顷……使生置芋粟,一名包穀。此贱而易成之物。”艾芜《百炼成钢》第十一章:“一望无边的包谷、高粱、小米的绿叶,像海水似的起着波浪。”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有人送了包谷做的馍来,还有人送来了一碗酸菜。”
汉语大词典即玉米。清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秦良玉遗事》:“遍历荒山,得无主之地数十顷……使生置芋粟,一名包谷。此贱而易成之物。”艾芜《百炼成钢》第十一章:“一望无边的包谷、高粱、小米的绿叶,像海水似的起着波浪。”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有人送了包谷做的馍来,还有人送来了一碗酸菜。”
国语辞典玉蜀黍的别名。参见「玉蜀黍」条。包谷[bāogǔ]⒈玉蜀黍的别名。参见「玉蜀黍」条。
法语maïs
其他释义〈方〉玉米。也作苞谷。
1.那年秋天,久不下雨,庄稼地表层裂缝,包谷叶子打着卷儿,蔫巴巴的,没有一点生机。
2.既然干了就要铁心铁意把它干好,现在山头绿阴阴的,石头不长了,风也小了,雹子少了,地里的包谷可以正常长了,我们不会后悔。
3.天亮了,娘叫广茂去老油磨把剩下包谷杆挖完,广茂却要去给舅舅上坟,娘问农忙时节上啥坟呢?广茂说你别管。
4.老实说,他对这种价值上万的酸涩干红葡萄酒兴趣不大,也不知道怎么品尝,他还是喜欢家乡小槽坊酿造的清冽芬芳的包谷酒和适合豪饮的生啤。
5.而是非常喜欢深海郊区小槽坊酿制的包谷酒。
6.首先吃一些富含纤维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全麦面包、谷类食物、干豆和豌豆、抱子甘蓝、橙子以及西梅。
7.杨杰长得很黑,头发像刺猬似得根根竖起,有点罗圈腿,当时他正躲在包谷地里挖曲蟮。
8.孙子每天出去打猎,奶奶每天取出一些包谷放到锅里。
9.秋天到,你依然坚持,恒久不变的作息: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爬树、翻跟头、吃香蕉、掰包谷猴哥,悠着点,祝你开心快乐哦!
10.其中一名少年突生歹意,把女子拉到附近的包谷地里,实施强奸。
读音:bāo
[bāo]
(1)(动)用纸、布等裹起来
(2)(名)(~儿)包好了的东西:药~|邮~。
(3)(名)装东西的口袋:书~。
(4)(量)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大米|一~衣服。
(5)(名)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上有个~|腿上起了个~。
(6)(名)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
(7)(动)围绕;包围:骑兵分两路~过去。
(8)(动)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含|无所不~。
(9)(动)把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医|~教|~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动)担保:~你满意。
(11)(动)约定专用:~车|~了一只船。
(12)姓。
读音:gǔ,yù
[gǔ]
[ gǔ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万丈深~。
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 ~。~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
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
[ yù ]见〔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