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穷水断
【拼音】:shān qióng shuǐ duàn
【注音】:ㄕㄢㄑㄩㄥˊㄕㄨㄟˇㄉㄨㄢˋ
【词性】:成语。
【简体】:山穷水断
【繁体】:山窮水斷
词语解释山穷水断shānqióngshuǐduàn。(1)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基础解释见/'山穷水尽/',穷:尽,完。尽:尽头。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也作“山穷水断”。
引证解释⒈见“山穷水尽”。
综合释义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同“山穷水尽”。山穷水断[shānqióngshuǐduàn]见'山穷水尽'。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溪涧峥嵘,岩崖豁嶮,山穷水断,马束桥飞。」(源)
网友释义【成语】:山穷水断【拼音】:shānqióngshuǐduàn【解释】: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同“山穷水尽”。【出处】:北周·庚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溪涧峥嵘,岩崖豁险,山穷水断,马束桥飞。”【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绝境
汉语大词典见“山穷水尽”。《汉语大词典》:山穷水尽(山穷水尽) 拼音:shānqióngshuǐjìn亦作“山穷水断”。亦作“山穷水绝”。(1).谓山和水到了尽头。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溪涧峥嵘,岩崖豁崄,山穷水断,马束桥飞。”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将及山,河面渐束,堆土植竹树,作四五曲;似已山穷水尽,而忽豁然开朗。”(2).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宋陆游《冬夜吟》:“饥鸿病鹤自无寐,山穷水绝谁为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及至山穷水尽,一无法想,然后定他一个罪名。”姚雪垠《长夜》三五:“眼看着就交荒春,到那时山穷水尽,揭借无门。”
成语词典版01.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溪涧峥嵘,岩崖豁嶮,山穷水断,马束桥飞。」(源)
其他释义指山和水到了尽头。同“山穷水尽”。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qióng
[qióng]
(1)(形)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没有钱:~困|~苦|~国。
(2)(形)穷尽:无~无尽|理屈辞~|日暮途~。
(3)(形)用尽、费尽:~兵黩武|~目远望。
(4)(形)彻底(追究):~究|~追猛打。
(5)(形)极端:~凶极恶|~奢极侈。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