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壳子
【拼音】:tóng ké zǐ
【注音】:ㄊㄨㄥˊㄎㄜˊㄗˇ
【结构】:铜(左右结构)壳(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繁体】:銅殼子
词语解释铜元。铜壳子[tóngkézǐ]⒈铜元。
基础解释铜元。
引证解释⒈铜元。引毛泽东《寻乌调查》第三章八:“火钱每夜三个铜壳子(即铜板),因为要点一盏灯火,还要烧水洗身,故要火钱。”毛泽东《寻乌调查》第三章八:“若是小豆腐干,则每桌九十二块;每毛十四块,三个铜壳两块。”
网络解释铜壳子铜壳子
汉语大词典铜元。毛泽东《寻乌调查》第三章八:“火钱每夜三个铜壳子(即铜板),因为要点一盏灯火,还要烧水洗身,故要火钱。”毛泽东《寻乌调查》第三章八:“若是小豆腐干,则每桌九十二块;每毛十四块,三个铜壳两块。”
其他释义1.铜元。
1.这枪可是稀罕物,尽管不是铜壳子弹的那种,但是这钢珠弹的汽枪在近距离时,杀伤力却不小。
2.狙击手默默地向大块头伸出大拇指,拉开枪栓,把五发铜壳子弹用力拍了进去。
3.还记得我给你看过的铜壳子弹吗?这个就是用来发射子弹的,你可以称它火枪!(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4.还记得我给你看过的铜壳子弹吗?这个就是用来发射子弹的,你可以称它火枪![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铜壳子造句]
读音:tóng
[tóng]
(名)金属元素;铜的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读音:ké,qiào
[ké]
[ ké ]1. 坚硬的外皮:鸡蛋壳儿。
[ qiào ]1. 义同(一):甲壳。地壳。金蝉脱壳。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