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侻
【拼音】:shū tuì
【注音】:ㄕㄨㄊㄨㄟˋ
【结构】:疏(左右结构)侻(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同'疏脱'。2.粗率;轻率。3.放达﹐不受拘束。
基础解释同/'疏脱/'。粗率;轻率。3.放达﹐不受拘束。
引证解释⒈同“疏脱”。⒉粗率;轻率。引《新唐书·杨国忠传》:“国忠性疏侻捷给,硜硜处决枢务,自任不疑。”⒊放达,不受拘束。引《新唐书·李百药传》:“乃性疏侻,喜剧饮。”
网络解释疏侻疏侻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粗率;轻率。
汉语大词典同“疏脱”。(1).粗率;轻率。《新唐书·杨国忠传》:“国忠性疏侻捷给,硁硁处决枢务,自任不疑。”(2).放达,不受拘束。《新唐书·李百药传》:“乃性疏侻,喜剧饮。”
读音:shū
[shū]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读音:tuó,tuì
[tuì]
[ tuó ]1. 简易。
2. 适当,应当。
3. 同“脱”。
[ tuì ]1. 恰好,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