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墨
【拼音】:rú mò
【注音】:ㄖㄨˊㄇㄛˋ
【结构】:濡(左右结构)墨(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濡墨[rúmò]⒈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
引证解释⒈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引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有妓女谢天香者,以裙裾濡墨,大书‘穠芳’二字。”清昭槤《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公就宫门阶石上,裂生纸以唾濡墨。”清紫真道人《<笠翁传奇十种·奈何天>总评》:“濡墨写嗔,挥毫洩痛。”
网络解释濡墨濡墨是汉语词语。意思是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
综合释义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有妓女谢天香者,以裙裾濡墨,大书‘穠芳’二字。”清昭槤《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公就宫门阶石上,裂生纸以唾濡墨。”清紫真道人《<笠翁传奇十种·奈何天>总评》:“濡墨写嗔,挥毫洩痛。”
汉语大词典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有妓女谢天香者,以裙裾濡墨,大书‘秾芳’二字。”清昭梿《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公就宫门阶石上,裂生纸以唾濡墨。”清紫真道人《〈笠翁传奇十种·奈何天〉总评》:“濡墨写嗔,挥毫泄痛。”
其他释义1.蘸润墨汁。谓用墨书写。
1.张海先生理性地把握人生、对待工作、从事艺术,但当他一但秉笔濡墨,面对一张宣纸的时候,他会物我皆忘,返虚入浑。
2.他拈笔濡墨,凝神片刻,大笔一挥,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
3.每当濡墨挥毫之际,他都能静下一颗心来,领会文字内容,思忖章法布局,以便成竹在胸,不失法度。
4.五十后南游,萍寄岭表,徜徉小住,陶情山水,笃访高贤,读书濡墨,耽思著述。
5.沏完茶,招待了朱乃正先生,便领着我来到靠墙书桌大小的画案跟前,和我扯了些家常,接着从笔筒中拣出一支羊毫笔,濡墨为我做起示范来。
6.王曾奉旨入值殿庐,相对跪坐于两丈开外的榻侧几前,各自援笔濡墨,文不加点的唰唰记录着。
7.五十后南游,萍寄岭表,徜徉小住,陶情山水,笃访高贤,读书濡墨,耽思著述。[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8.他拈笔濡墨,凝神片刻,大笔一挥,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310695/
读音:rú
[rú]
1. 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相濡以沫(“沫”,唾沫,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2. 停留,迟滞:濡滞。
3. 含忍:濡忍。
读音:mò
[mò]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