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宗
【拼音】:shí zōng
【注音】:ㄕˊㄗㄨㄥ
【结构】:时(左右结构)宗(上下结构)
【繁体】:時宗
词语解释为时人所尊崇。亦指为时人所尊崇的人。时宗[shízōng]⒈为时人所尊崇。亦指为时人所尊崇的人。
引证解释⒈为时人所尊崇。亦指为时人所尊崇的人。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仁义不可不明,则时宗举其致。”吕向注:“宗,尊也。”南朝梁沉约《授王亮左仆射诏》:“自非民望时宗,莫谐兹举。”
网络解释时宗日本净土宗流派之一。文永十一年(1274),一遍房智真所创。又作时众、时众宗、游行众或游行宗。总本山位于神奈川县藤泽市清净光寺(游行寺)。本尊是阿弥陀如来。以净土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为所依经典。本宗名称系依据《阿弥陀经》经文‘临命终时’而来,盖人生无常,时时刻刻处于生灭之中,故‘平生’与‘临终’等无差别。为表此意及本宗念佛之旨,遂命名为时宗。
综合释义为时人所尊崇。亦指为时人所尊崇的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仁义不可不明,则时宗举其致。”吕向注:“宗,尊也。”南朝梁沉约《授王亮左仆射诏》:“自非民望时宗,莫谐兹举。”
汉语大词典为时人所尊崇。亦指为时人所尊崇的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仁义不可不明,则时宗举其致。”吕向注:“宗,尊也。”南朝梁沈约《授王亮左仆射诏》:“自非民望时宗,莫谐兹举。”
其他释义1.为时人所尊崇。亦指为时人所尊崇的人。
1.其幼时,宗祠祭祖,拜年族亲,稍长,坟地祭奠,农事活茬。
2.在乾隆以前,一直是拥护唐诗的,特别是乾隆时代的诗坛盟主沈德潜,号称一时宗匠,然而诗道也从他起渐渐衰微了。
3.当自己眼中高风亮节、勤俭节约的欧洲清教徒地区绞尽脑汁解决天主教和东正教国家的债务问题时,宗教派系可能影响人们储蓄、工作和消费方式这一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有吸引力。
4.这方面宣传干得最出色的,是僧人元祖,这位和尚跑到日本后,被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北条时宗奉为上宾。
5.特别是他利用其地位,组织、协调玄谈,成为一时“宗主”。
6.出自姬姓,为后稷后代,周朝时宗法制度下称嫡长子为“宗子”,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子为“支子”,他们在分封时,支子有的以支为姓,遂形成支姓。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7.时日本的政柄不在天皇朝廷,而在镰仓幕府,而幕府实权尽在北条时宗手中。
8.今年共有近900对新人在哥伦达罗宗教事务局领了树苗,同时,宗教事务局也是新人们领取结婚证的地方。
9.出自姬姓,为后稷后代,周朝时宗法制度下称嫡长子为“宗子”,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子为“支子”,他们在分封时,支子有的以支为姓,遂形成支姓。
10.当自己眼中高风亮节、勤俭节约的欧洲清教徒地区绞尽脑汁解决天主教和东正教国家的债务问题时,宗教派系可能影响人们储蓄、工作和消费方式这一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有吸引力。(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shí
[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读音:zōng
[zōng]
(1)(名)祖宗:列祖列~。
(2)(名)家族;同一家族:~庙|~室|~弟|~兄|~族。
(3)(名)宗派;派别:正~|~派主义。
(4)(名)宗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
(5)(动)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工~的是梅派。
(6)(名)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
(7)(量)一~心事|一~大案。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