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源
【拼音】:qióng yuán
【注音】:ㄑㄩㄥˊㄩㄢˊ
【结构】:穷(上下结构)源(左右结构)
【繁体】:窮源
词语解释1.河流的发源处。2.穷尽水流的源头。3.亦作'穷原'。探寻事物的本原。
基础解释河流的发源处。穷尽水流的源头。亦作/'穷原/'。探寻事物的本原。
引证解释⒈河流的发源处。引唐薛能《黄河》诗:“人间无博望,谁復到穷源?”⒉穷尽水流的源头。引宋梅尧臣《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⒊亦作“穷原”。探寻事物的本原。引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读横渠诗,最爱其一篇云:‘学《易》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清魏源《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中国有几千年,牢不可破。”
网络解释穷源穷源,qiónɡyuán,出自《黄河》,是河流的发源处的意思。
综合释义河流的发源处。唐薛能《黄河》诗:“人间无博望,谁復到穷源?”穷尽水流的源头。宋梅尧臣《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亦作“穷原”。探寻事物的本原。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读横渠诗,最爱其一篇云:‘学《易》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清魏源《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中国有几千年,牢不可破。”
网友释义穷源,qiónɡyuán,出自《黄河》,是河流的发源处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1).河流的发源处。唐薛能《黄河》诗:“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2).穷尽水流的源头。宋梅尧臣《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3).亦作“穷原”。探寻事物的本原。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读横渠诗,最爱其一篇云:‘学《易》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清魏源《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中国有几千年,牢不可破。”
1.经过一番追本穷源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确认他就是这个团伙的幕后主犯。
2.研究学问,不能一知半解,必须有穷源朔流的精神。
3.研究学问,不能一知半解,必须有穷源溯流的精神。
4.为了赶上时代,艺术上就要“探本穷源”,“不探到旧张本按次做去,冒冒失失地‘唯新是摹’是立不住脚的”。
5.探本穷源,皆来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积弊。
6.本着追本穷源的思索,这篇自然学论文终于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7.‘漕船卫官需索旗丁日益增多,沿途委员及漕运衙门、仓场花户皆有费,欲减旗丁帮费,宜探本穷源。
8.追本穷源,宏观环境不理想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但最主要却是企业管理不完善和员工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微观层次的原因。
9.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必须追本穷源。
10.他特别喜欢钻研,遇什么问题都要追本穷源,弄个水落石出,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读音:qióng
[qióng]
(1)(形)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没有钱:~困|~苦|~国。
(2)(形)穷尽:无~无尽|理屈辞~|日暮途~。
(3)(形)用尽、费尽:~兵黩武|~目远望。
(4)(形)彻底(追究):~究|~追猛打。
(5)(形)极端:~凶极恶|~奢极侈。
读音:yuán
[yuán]
(1)(名)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泉~|发~。
(2)(名)来源: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