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情
【拼音】:wàn wù zhī qíng
词语解释《庄子·秋水》:“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毕陈于前。★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八十三万物之情,汉语词汇,拼音为wànwùzhīqíng,是所有事物情状的意思。出自《庄子·秋水》。
基础解释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网友释义万物之情,汉语词汇,拼音为wànwùzhīqíng,是所有事物情状的意思。出自《庄子·秋水》。
出处《庄子·秋水》:“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
1.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读音:wàn,mò
[wàn]
[ wàn ]1. 数目,十个一千:万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2. 喻极多:万物。万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万机。气象万千。
3. 极,很,绝对:万万。万幸。
4. 姓。
[ mò ]1. 〔万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qíng
[qíng]
(1)(名)感情:热~|无~|温~。
(2)(名)情面:人~|讲~|托~|求~。
(3)(名)爱情:~书|~话|谈~。
(4)(名)情欲;性欲:春~|发~期。
(5)(名)情形;情况:病~|军~|实~|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