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顺
【拼音】:tóu shùn
【注音】:ㄊㄡˊㄕㄨㄣˋ
【结构】:投(左右结构)顺(左右结构)
【简体】:投顺
【繁体】:投順
词语解释投顺tóushùn。(1)投降顺服。投顺[tóushùn]⒈投降顺服。英surrenderandpledgeallegiance(to);
基础解释[surrenderandpledgeallegiance(to)]投降顺服
引证解释⒈投合,一致。引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都只为我情你意相投顺,姻缘自把佳期问。”⒉投降;归顺。引《三国演义》第二回:“硕所领禁军,尽皆投顺。”郭孝成《浙江光复记》:“时则防营亦投顺归附,并派支队,分据大清银行及藩运各库。”
网络解释投顺解释:
汉语大词典(1).投合,一致。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都只为我情你意相投顺,姻缘自把佳期问。”(2).投降;归顺。《三国演义》第二回:“硕所领禁军,尽皆投顺。”郭孝成《浙江光复记》:“时则防营亦投顺归附,并派支队,分据大清银行及藩运各库。”
国语辞典来归降服。投顺[tóushùn]⒈来归降服。引《三国演义·第二回》:「硕慌走入御园,花阴下为中常侍郭胜所杀。硕所领禁军,尽皆投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赛儿又留一班投顺的好汉,协同正寅守著莱阳县。」
辞典修订版来归降服。《三国演义.第二回》:「硕慌走入御园,花阴下为中常侍郭胜所杀。硕所领禁军,尽皆投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赛儿又留一班投顺的好汉,协同正寅守着莱阳县。」
其他释义1.投合,一致。2.投降;归顺。
1.有此人伦大变之事,汝父随征身为督师主帅,躬担重任,出阵被妖人擒去,贪生畏死,投顺唐人,反戈背主,岂不玷辱高门,一家难活了,为娘岂不忿忧也!
2.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
3.知能乘机豹变,翻然改图,奖率同心,万里投顺,远举汉中,为开蜀之始。
4.这是我师团的一百七十六名军官的联名投顺信,请程将军过目的。
5.直到布库里雍顺二十岁时,三姓地方可以说兵强马壮,粮草丰足,附近的村寨惧其威均来投顺。
6.眼看一个个至交好友,东林复社的同道都走的七七八八,而他因为侍妾反对,自己也怀着投顺新朝的鬼胎……种种心思,七上八下,自是有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7.至于为的什么,那和这叫单雄信便是一样,朱宽意欲北侵中原,竟要南雁堂主投顺于他,却被拒绝,而且南雁堂主还放出话去。
8.到了鬻熊的时候,居于河南淅川县,投顺于周文王为其火师,周封鬻熊为楚祖。
9.如此一来,吴三桂军兵本是兴高采烈投顺大顺,结果被传言弄得人心惶惶。
10.有此人伦大变之事,汝父随征身为督师主帅,躬担重任,出阵被妖人擒去,贪生畏死,投顺唐人,反戈背主,岂不玷辱高门,一家难活了,为娘岂不忿忧也!(https://www.chazidian.com/zj-360542/造句网)
读音:tóu
[tóu]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
(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
(3)(动)投射。
(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
(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
(6)(动)迎合。
(7)(副)临;在…之前。
读音:shùn
[shùn]
(1)(动)顺着。
(2)(动)向着同一个方向:~风。
(3)(动)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大道走。
(4)(动)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这篇文章还得~一~。
(5)(动)趁便;顺便:~手关门。
(6)(动)适合;如意:~心|~眼。
(7)(动)依次:~延。
(8)(动)顺从:归~。
(9)(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