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秋霜
【拼音】:sān chǐ qiū shuāng
【注音】:ㄙㄢㄔˇㄑ一ㄡㄕㄨㄤ
词语解释喻剑。三尺秋霜[sānchǐqiūshuāng]⒈喻剑。
引证解释⒈喻剑。引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犯着咱三尺秋霜,管教你登时落叶黄。”
网络解释三尺秋霜sānchǐqiūshuāngㄙㄢㄔㄧˇㄑㄧㄡㄕㄨㄤ
综合释义喻剑。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犯着咱三尺秋霜,管教你登时落叶黄。”三尺秋霜[sānchǐqiūshuāng]
网友释义sānchǐqiūshuāngㄙㄢㄔㄧˇㄑㄧㄡㄕㄨㄤ三尺秋霜喻剑。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犯着咱三尺秋霜,管教你登时落叶黄。”
汉语大词典喻剑。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犯着咱三尺秋霜,管教你登时落叶黄。”
其他释义1.喻剑。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chǐ,chě
[chǐ]
[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读音:qiū
[qiū]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读音:shuāng
[shuāng]
(1)(名)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名)像霜的东西:盐~。
(3)(名)比喻白色:~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