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篆
【拼音】:yún zhuàn
【注音】:ㄩㄣˊㄓㄨㄢˋ
【结构】:云(独体结构)篆(上下结构)
【繁体】:雲篆
词语解释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谓形如篆书的云。云篆[yúnzhuàn]⒈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⒉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⒊谓形如篆书的云。
基础解释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谓形如篆书的云。
引证解释⒈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引南朝梁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云篆龙章之牒,炳发於林岫。”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清厉荃《事物异名录·仙道·道书》:“道家字,名云篆,又曰云书。”⒉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引宋程俱《夜坐》诗:“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宋侯寘《柳梢青·送吕子绍守峡》词:“帘捲湘鬟,香飞云篆,叵看轻别。”⒊谓形如篆书的云。引《宋史·乐志十四》:“虹辉灿烂,云篆绸繆。”
网络解释云篆云篆,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南朝梁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云篆龙章之牒,炳发於林岫。”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
综合释义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南朝梁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云篆龙章之牒,炳发於林岫。”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清厉荃《事物异名录·仙道·道书》:“道家字,名云篆,又曰云书。”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宋程俱《夜坐》诗:“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宋侯寘《柳梢青·送吕子绍守峡》词:“帘捲湘鬟,香飞云篆,叵看轻别。”谓形如篆书的云。《宋史·乐志十四》:“虹辉灿烂,云篆绸繆。”
汉语大词典(1).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南朝梁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云篆龙章之牒,炳发于林岫。”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清厉荃《事物异名录·仙道·道书》:“道家字,名云篆,又曰云书。”(2).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宋程俱《夜坐》诗:“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宋侯寘《柳梢青·送吕子绍守峡》词:“帘捲湘鬟,香飞云篆,叵看轻别。”(3).谓形如篆书的云。《宋史·乐志十四》:“虹辉灿烂,云篆绸缪。”
其他释义1.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2.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3.谓形如篆书的云。
1.蔡攸张嘴便讲,说有什么珠星壁月、跨凤乘龙、天书云篆之符等等,让赵佶听得津津有味。
读音:yún
[yún]
(1)(动)说:人~亦~。
(2)古汉语助词:岁~暮矣。
(3)(名)云彩。
(4)(名)指云南。
(5)(Yún)姓。
读音:zhuàn
[zhuàn]
(1)(名)汉字形体的一种:~刻|~书|~文|~字。
(2)(动)写篆书:~额。
(3)(名)指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