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欲
【拼音】:lǐ yù
【注音】:ㄌ一ˇㄩˋ
【结构】:理(左右结构)欲(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天理人欲'的省称。语出《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按,后宋代理学家把'天理'解释为封建的伦理纲常,'人欲'解释为人的生活欲望,并认为二者不容并立。
基础解释/'天理人欲/'的省称。
引证解释⒈按,后宋代理学家把“天理”解释为封建的伦理纲常,“人欲”解释为人的生活欲望,并认为二者不容并立。引语出《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宋史·陈宓传》:“宓天性刚毅,信道尤篤,尝为《朱墨铭》,谓朱属阳,墨属阴,以验理欲分寸之多寡。”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辨论性天,剖析理欲。”杨度《梁氏<中国之武士道>叙》:“诚以理欲交战之际,必有一胜一败。”
网络解释理欲理欲,现代汉语词语,意为天理人欲'的省称,语出《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综合释义“天理人欲”的省称。语出《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按,后宋代理学家把“天理”解释为封建的伦理纲常,“人欲”解释为人的生活欲望,并认为二者不容并立。《宋史·陈宓传》:“宓天性刚毅,信道尤篤,尝为《朱墨铭》,谓朱属阳,墨属阴,以验理欲分寸之多寡。”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辨论性天,剖析理欲。”杨度《梁氏<中国之武士道>叙》:“诚以理欲交战之际,必有一胜一败。”/天理人欲/的省称。后宋代理学家把'天理'解释为封建的伦理纲常,'人欲'解释为人的生活欲望,并认为二者不容并立。语出《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按,后宋代理学家把/天理/解释为封建的伦理纲常,/人欲/解释为人的生活欲望,并认为二者不容并立。
汉语大词典“天理人欲”的省称。语出《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按,后宋代理学家把“天理”解释为封建的伦理纲常,“人欲”解释为人的生活欲望,并认为二者不容并立。《宋史·陈宓传》:“宓天性刚毅,信道尤笃,尝为《朱墨铭》,谓朱属阳,墨属阴,以验理欲分寸之多寡。”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辨论性天,剖析理欲。”杨度《梁氏〈中国之武士道〉叙》:“诚以理欲交战之际,必有一胜一败。”
其他释义1.'天理人欲'的省称。语出《礼记.乐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按,后宋代理学家把'天理'解释为封建的伦理纲常,'人欲'解释为人的生活欲望,并认为二者不容并立。
1.湘学注重经世致用,主张理欲同体、体用合一、内圣外王并重,与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陆象山的心学、吕祖谦的婺学,同为南宋地域文化的奇葩。
2.例如,宋儒关于“理”“欲”关系的论述,清儒戴震就曾激烈地批判其“以理杀人”,然而,实际上它也包含着“真理的颗粒”,可以捡拾、发挥、发扬光大。
3.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出发,分析程朱理欲观形成的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4.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周国平
5.10多岁看黄碟走上不归路无法控制变态心理欲望。
6.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守着过犹不及的法则。周国平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82557/
7.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出发,分析程朱理欲观形成的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82557/造句)
读音:lǐ
[lǐ]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读音:yù
[yù]
(1)(名)欲望:食~|求知~。
(2)(动)想要;希望:随心所~|畅所~言。
(3)(动)需要:胆~大而心~细。
(4)(副)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