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量
【拼音】:shěn liàng
【注音】:ㄕㄣˇㄌ一ㄤˋ
【结构】:审(上下结构)量(上下结构)
【繁体】:審量
词语解释考察衡量;估量。审量[shěnliàng]⒈考察衡量;估量。
引证解释⒈考察衡量;估量。引《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弃忘旧恶,宽和羣司,审量五材,为官择人。”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审量事势,乘时逐利,可入则四道一时俱发。”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你纵然不爱穿喫,我家大爷是一个豪华公子,难道不比那穷秀才风流些?你也该审量审量。”
网络解释审量审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ěnliàng,是指考察衡量;估量。
综合释义考察衡量;估量。《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弃忘旧恶,宽和羣司,审量五材,为官择人。”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审量事势,乘时逐利,可入则四道一时俱发。”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你纵然不爱穿喫,我家大爷是一个豪华公子,难道不比那穷秀才风流些?你也该审量审量。”
汉语大词典考察衡量;估量。《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弃忘旧恶,宽和群司,审量五材,为官择人。”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审量事势,乘时逐利,可入则四道一时俱发。”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你纵然不爱穿吃,我家大爷是一个豪华公子,难道不比那穷秀才风流些?你也该审量审量。”
其他释义1.考察衡量;估量。
1.卓大师拿着阵盘仔细审量半晌,忍不住喟然长叹一声,后生可畏啊。
2.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
3.足下任此,岂可不远览载籍废兴之由,荣辱之机,弃忘旧恶,宽和群司,审量五材,为官择人?苟得其人,虽雠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
4.卓大师拿着阵盘仔细审量半晌,忍不住喟然长叹一声,后生可畏啊。(www。chazidian。com查字典审量造句)
5.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www.chazidian.com/zj-287884/审量造句)
读音:shěn
[shěn]
1. 详细,周密:审慎。审视。
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审查。审定。审订。审核。审美。审计。审评。审时度势。
3. 讯问案件:审理。审判。审讯。公审。
4. 知道:不审近况如何?
5. 一定地,果然:审如其言。
读音:liáng,liàng
[liàng]
[ liáng ]1.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量布。用斗量米。车载斗量。量体温。
2. 估量:思量。打量。
[ liàng ]1.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2.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量。气量。胆量。度量。
3. 数的多少: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
4. 估计,审度:量力。量入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