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马
【拼音】:lián huán
【结构】:连(半包围结构)环(左右结构)马(独体结构)
【繁体】:連環馬
词语解释1.以甲裹马,并把甲马用铁环连结起来对阵。2.象棋对弈中,一方的两马成互相连络﹑保护之势。如一马为对方所吃,另一马可反吃对方。连环马[liánhuánmǎ]⒈以甲裹马,并把甲马用铁环连结起来对阵。⒉象棋对弈中,一方的两马成互相连络、保护之势。如一马为对方所吃,另一马可反吃对方。
引证解释⒈以甲裹马,并把甲马用铁环连结起来对阵。引《水浒传》第五五回:“为何不能全胜?却被呼延灼阵里都是连环马官军。马带马甲,人披铁鎧。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⒉象棋对弈中,一方的两马成互相连络、保护之势。如一马为对方所吃,另一马可反吃对方。引《白雪遗音·马头调·下象棋》:“连环马,看你老将往那里去。”
网络解释连环马(战术阵型)连环马的战术为马带马甲,人披铁铠。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人披铠,只露著一对眼睛。宋江阵上虽有甲马,只是红缨面具,铜铃雉尾,显得威风凛凛。
汉语大词典(1).以甲裹马,并把甲马用铁环连结起来对阵。《水浒传》第五五回:“为何不能全胜?却被呼延灼阵里都是连环马官军。马带马甲,人披铁铠。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2).象棋对弈中,一方的两马成互相连络、保护之势。如一马为对方所吃,另一马可反吃对方。《白雪遗音·马头调·下象棋》:“连环马,看你老将往那里去。”
1.第五十六回呼延灼摆布连环马,征讨梁山泊时,汤隆便献钩镰枪的式样,请他姑舅表哥金枪手徐宁上山,破了连环马,首立头功。
2.徐宁看到家眷也上梁山后,日夜教习梁山兵马钩镰枪法,连环马碰到钩镰枪就成为死马,呼延灼被杀得大败,全军覆没,单身一人突出重围,投奔青州。
3.诡道也”;又如“三打祝家庄”,运用了孙子的“知彼知己”、“用间”;再如宋江用“金枪手”徐宁破“霹雳伙秦明”连环马,运用了孙子“择人任势”。
4.当梁山要破呼延灼的连环马时,需要用到原京城御林军金枪班教师徐宁的独家绝技钩镰枪,后者遂被设计“赚”上梁山。
5.就连连环马坐下的坐骑也都不时地打着响鼻,极为的不安。
6.徐宁的钩镰枪破了呼延灼的连环马,是梁山组织第一次打败前来围剿的中央级政府军的关键。
7.第五十六回呼延灼摆布连环马,征讨梁山泊时,汤隆便献钩镰枪的式样,请他姑舅表哥金枪手徐宁上山,破了连环马,首立头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17077/造句
8.就连连环马坐下的坐骑也都不时地打着响鼻,极为的不安。【https://www.chazidian.com/zj-217077/造句网】
读音:lián
[lián]
(1)(动)相连;连接。(副)连续;接续;继续(表示前后没有断开)
(2)(动)相连;连接。(介)包括在内
(3)(动)相连;连接。(名)军队的编制单位;由若干排组成。
(4)(动)相连;连接。(Lián)姓。
(5)(介)表示强调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之意:她臊得~脖子都红了|你怎么~他也不认识。
读音:huán
[huán]
(1)(名)(~儿)环子:耳~|花~|铁~。
(2)(名)环节:基本一~|关键一~。
(3)(动)围绕:~绕|~球|~城公路。
(4)(Huán)姓。
读音:mǎ
[]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